091 叛亂的波達人(2 / 2)

而此時,那些被派出去追捕叛亂的波達人的士兵也傳回了很不好的消息——在搶了馬匹一路逃竄之後,那群波達人沿途收攏了幾支馬賊,竟也聚集起兩千人的隊伍來。

然而更加糟糕的是,這些人並沒有在波達地區停留,而是迅速的西進,一頭紮進了迪德人的腹心地帶。

這就意味著,如果王子想要將這些凶手緝拿歸案,他就必須率領他的軍隊,重新返回帝國腹心地帶,直麵三個哥哥之間的戰爭。

對於阿布丹傑王子的部屬們來說,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之前,為了自己的名聲,王子率領著他們遠離紛爭,躲到了帝國邊境,從而徹底的失去了奪取蘇丹大位的機會。然而這一次,出兵緝拿叛亂者,為那些被殺的部族首領複仇,這毫無疑問是一個正當的理由,使得王子殿下可以名正言順的回到帝國中心——至於回去之後,如果被另外三名王子的軍隊攻擊而迫不得已發動反擊,那就不是阿布丹傑的罪過了。

一時間,部屬們個個摩拳擦掌,鼓足了勁頭準備大幹一番,甚至開始準備自掏腰包雇傭周邊民族的雇傭軍以補充王子殿下處於劣勢的兵力。

但使他們失望的是,他們的王子殿下在猶豫了兩天兩夜後,還是放棄了這次機會。在一眾部屬驚訝的抗議和急切的諫言中,阿布丹傑王子派遣了四名使節,分別向自己的三個哥哥和那個始終在把控大局的迪拉傑爾通報此事,並請他們出動軍隊抓捕這些叛亂者。

毫無疑問的,這又是一記昏招。且不說這種行為會給所有人以軟弱的印象,僅僅是考慮到那些叛亂者對於現在名義上還是阿布丹傑部屬的部族的意義,就絕不應該將這種大事交給別人來做。一旦三位王子中的某一位真的成功的消滅了這些叛亂者,那麼那些小部族的歸屬勢必會受到大的影響。

然而,既然對將來已經全不在意,阿布丹傑王子自然就不再考慮這些事情,而是專心的處理整個波達地區的事務,將所有部屬一一分派到各地,或掌財權,或領軍隊——盡管對王子殿下不肯出兵的事情大感失望,但考慮到王子殿下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裏仍舊在全心全意的考慮他們這些做下人的以後的日子,部屬們又是感激,又是難過。

就這樣過了一個月,除了自己的衛隊之外,阿布丹傑已經將所有部屬都分派了出去,而整個波達地區在權利結構上也已經完全成為了王子殿下的私有財產——如果不是注定得不到蘇丹大位,這到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

而這個時候,帝國那邊的消息也傳了過來——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準備後,三位王子又打了起來。而戰爭的導火索,就是那兩千多叛亂者。

那兩千多名叛亂者的意義,三名王子都很清楚。然而對這些叛亂者的處置,三位王子的想法卻又各不一樣。

對於大王子來說,那兩千叛亂者的價值要比阿布丹傑身邊的小部族重要得多——等他當上了蘇丹,那些小部族無論如何都得象狗一樣爬到他的麵前來舔他的靴子,但是這兩千叛亂者卻是上過戰場的老兵,而且都是騎兵——對於奪取蘇丹大位的戰爭來說,這是一支現成的助力。

而他的弟弟則有另外一重想法——那些小部族團在一起,也能湊出過萬的兵馬。即便對方不會因為自己為他們複仇而就此投靠,當自己取得優勢的時候,還是可以順勢邀請他們加入自己帳下的。

至於眼下戰爭中三名王子裏最小的一個,那個神情陰鬱的老四,則對此事根本無動於衷。

不是他不想動,而是他不能動——在剩下的三個王子裏,他的勢力是最弱小的。除非他的兩個哥哥出現了失誤,否則他恐怕實在沒什麼機會。因此,無論他到底有什麼打算,都得在兩個哥哥有所行動之後,再做打算——他並沒有那麼多本錢可以輸。

三名王子各自抱著這樣的心態,繼續積攢著力量。然後,當叛亂者靠近了戰場,並順利的被大王子帳下的亞曆克斯拉攏之後,不等這些人和大王子的軍隊彙合,另外一位王子前來“剿滅叛亂者”的軍隊就到了。

而得到消息的大王子雖然不願就此展開大戰,卻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投靠自己的人就這麼被消滅掉,於是急忙派出兵馬前去增援——等到信使返回向阿布丹傑王子報告情況的時候,兩名王子已經率領主力部隊正麵擺開了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