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使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薩珊們強大的武力並不足以改變他們尷尬的處境——卡達哈第一次投靠了三王子,結果有了對克裏格的那次可恥失敗——在戰場上,薩珊們並沒有失利,卻因為他們的將領率先潰逃而不得不撤退。
發現自己選錯了人,麵對大王子果斷伸出的金枝條,卡達哈毫不猶豫的改換門庭。但這一行為的回報的又一次的羞辱——他們奉命和新投靠大王子不久的諾裏克人一齊截殺克裏格,結果卻和另外一位王子的兵狠狠打了一仗,白白讓克裏格安然撤走,甚至連被掠走的人口也沒能解救出來。
在這樣兩次失利後,卡達哈心灰意冷,終於承認自己並不是一個做領袖的料子。在回去迎接新主子的憤怒之前,這位薩珊統帥回到了薩珊達齊麵前,交出了自己的指揮權,之後自刎在薩珊達齊的門前。
卡達哈死了,薩珊們重新變成了一支軍隊。然而他們的尷尬境地仍未改善,而他們希望改善處境的目的也並沒有就此改變——這,正是阿布丹傑所說的,那些小部族們的希望所在。
這些小部族此刻所需要的,已經不再是仁慈的統治者和和平的生活,而是一個有力的保護者——可以在新蘇丹麵前保下他們的保護者。但是同時,這些人也並不願意為了這個保護付出太大的代價——本來就是小部族,他們也沒有多少代價好付。
如果這些小部族拆散了去投靠別的大勢力,因為他們之前的選擇和他們自身的弱小,隻會毫無懸念的被吞吃掉,連骨頭渣也剩不下來。所以他們必然隻能聯合起來,以求自保。
但是這種部族聯合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才不會分崩離析。而這個領導者必須不能太過強大而使別的小部族感到威脅。同樣的,這個領導者還應該對這些小部族有一定程度上的需求。而最重要的是,這種結合雖然要足夠強大有力,卻也絕對不能大到被新蘇丹認為是對他權柄的威脅——挑遍整個迪德帝國,也隻有那些薩珊最合適不過了。
雖然武力在整個迪德帝國裏是數一數二的,但考慮到一共隻有不到一千名薩珊的事實,這些鐵甲騎士的勢力對那些有近萬人口的小部族確實算不上什麼威脅。
至於對這些小部族的需求,所有部族首領都能想象——盡管單獨一個部族無法承擔薩珊們龐大的日常開銷,但隻要眼下這些部族聯合在一個,每個部族出一些,還是可以湊出足夠多的金錢來養活薩珊們的。
而即便是薩珊和眼下的這個部族聯盟走到了一起,成為了他們的領導者和保護者,充其量也不過是一個大部族的力量——甚至,考慮到一名薩珊的培養需要接近十五年時間的事實,考慮到隻要摧毀一些小部族就可以徹底摧毀這個聯合的經濟,這個聯合的總體實力可能比一個大部族還要弱一些——沒有那個蘇丹會為了這樣的力量而提心吊膽。
在想明白了這些事情之後,諸部族首領就卸下了心頭重擔,輕鬆起來——無需過多考慮,他們現在需要的是好好商量一下,每個部族出多少財物供養薩珊,又如何讓薩珊提供保護——還有,最重要的,得派個能言善辯的人去談這事,千萬不能搞砸了。
想著這些事情的同時,首領們也對眼前的這個前主子起了一絲同情和一絲羞愧。
作為五個王子裏最小的一個,阿布丹傑從來都沒有得到過和他的哥哥們一樣的機會——等到他可以開始組建自己的班底的時候,帝國裏能夠被拉攏的勢力已經被拉攏得差不多了。否則,這位一向以仁慈寬厚著稱的王子,也許才是最合適的蘇丹人選。
而使他們羞愧的是,這位善良的王子在自己即將迎來死亡的時候,仍舊沒有忘記替他們著想——但他們馬上就要拋棄阿布丹傑而使他眾叛親離了。
唯一一個對此時無動於衷的,反倒是阿布丹傑本人——似乎,在這位王子看來,這些事情都隻是再正常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淡淡的笑著擺了下手,這位主人又開了口:“各位事務繁忙,我就不多留了。”
在示意諸部族首領可以離開之後,阿布丹傑笑著轉向一直冷眼旁觀的持劍者:“尊敬的持劍者,如果您沒有要緊的事情,我還有些經義要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