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 大草原的紛亂(2 / 2)

理論上說,這種想法到是沒什麼差錯。從長遠上來看,這個計劃也確實對異教徒聯盟更有利一些。但問題是,此時,北方十二部正給兩萬多烏爾果大軍壓得連連南遷,不但已經讓出了之前奪自烏爾果人的全部土地,更甚至連原本自己的一些草場也給烏爾果人奪了——若是多斯狼王再拖延上一個月,等東方十二部的援軍到來的時候,怕是北方十二部已經撤到南方十二部的草場上了。

至於以塔倫特部為首的南方十二部,雖然並未向旁的部子要求援軍,卻也有自己的問題——這年開春的時候,巡騎兵們便覺著埃莫森人的動向不對,象是在搶播使得。

緊接著,便有大量諾曼人進入了埃莫森人的領地,協助埃莫森人防守邊境諸城鎮。

隨即,在北方十二部將告警的消息通過鷹神山傳遞過來的時候,桑格爾河對岸的巡騎兵也將一個糟糕的消息傳了回來——在諾曼人的訓練和支持之下,埃莫森人組織了整整四萬軍隊,已經集結,開始向著桑格爾草原進發。

毫不遲疑的,所有桑格爾河西側的桑格爾部民全部撤回了桑格爾河東邊,而魯倫本人則親自集合了南方十二部的戰士們,總計召集了一萬人,開進到桑格爾河沿岸準備抵禦埃莫森人。

盡管在兵力上出於顯而易見的劣勢,但桑格爾人並不是全沒把握——注入陸中海的桑格爾河大部分河段水流湍急,河麵寬闊,並不適合渡河,隻有唯一的一段淺灘,約二百步左右的寬度,水淺的地方僅僅沒膝,水深的地方也不過及胸,是最適合渡河的地方——事實上,也是唯一適合渡河的地方。

但是,這一段河灘的寬度卻足有正常河道的四倍——這也是桑格爾河到這裏突然變淺的主要原因——任何一支軍隊,想要通過這裏,都要額外花上許多時間。而魯倫的計劃,就是在這段河道的岸邊阻擊埃莫森人,使敵人的兵力優勢無法生效。

為了能夠更有效的殺傷敵人,減少本方的損失,魯倫依照之前克裏格所留下的建造簡易拋石塔的辦法,額外做了十幾具拋石塔,一並拉到了河邊,又讓桑格爾人下到淺灘裏大量收集河卵石作為彈藥儲備,隻等埃莫森人來。

這樣一來,能夠向北方十二部提供援助的二十四部便全被牽製住而無法提供援助——在經過了鷹神山上的薩滿們的一通爭執之後,大薩滿便要北方十二部繼續南撤,同時將撤退路線向東移動,以此拖延時間——看起來,東方十二部那一支軍隊是有獲勝希望的,而一旦獲勝就可以立即向北方十二部提供援助。而南方十二部雖然有地利優勢,卻也麵臨著巨大的壓力,若是再被北方的烏爾果人打過來,怕是就頂不住了。

就這樣,整個大草原上,以桑格爾人為中心,多斯人、薩馬提斯人、格羅格人、烏爾果人、北陸人、埃莫森人等七個民族,同時從東方、西方和北方三個方向展開了三場戰爭,總計動員了近二十萬兵——大戰,一觸即發。

盡管麵對嚴峻的情況,桑格爾人的薩滿們卻有些一籌莫展。看起來,最有希望的就是東部戰線。然而東部戰線什麼時候出結果卻不是他們能夠決定的——狼王仍舊在帶著優勢兵力南撤,並且越來越接近草甸子,看起來是打算把烏爾果騎兵引誘到那些能夠將整個部子吞吃下去的可怕草原之中——但是照現在的情況來看,狼王想要達成目的,還得再過個三五天。

另外,西方戰線看起來還是比較穩固的。一方麵魯倫大頭人本身是個靠得住的領袖,另一方麵桑格爾河本身就是巨大的屏障,盡管埃莫森人的數量遠遠超過,但薩滿們對南方十二部仍有信心。

看起來,最危急的恐怕就是北方戰線——如果不希望一場血戰過後,北方十二部就此消亡,那麼北方暫時是不能打的。然而即便桑格爾草原廣袤無邊,卻也終歸有個大小,就算再怎麼撤退,桑格爾人又能撤退到哪去?北方一戰,早晚都要到來的。

站在鷹神山下,一群薩滿憂慮的望著狼煙,之後向遙遠的東方和南方發出了一道消息——大草原,要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