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接下來,為了該找誰做靠山的事,這些騎士們便再爭執起來。
離他們最近,職權也最高的,自然非克裏格莫屬。但是這個提議立即遭到了不少騎士們的反對——克裏格的麾下雖然有那四百怪物一樣的桑格爾騎兵,但旁的兵也不過一萬兩千人,並不比騎士們多多少,且又為人傲慢,還是異教徒,自然不能成為騎士們的靠山。
接下來的選擇是呆在聖城大主教。大主教本人便是個在教國裏地位尊崇的,又有強大的護教騎士團作為麾下,更能在必要的時刻從後方獲得源源不斷的支援,且可解決騎士們對教士和聖物的需求,怎麼看都是一個極好的選擇。但很快這個選擇也被推翻了——且不論大主教會不會冒著葬送護教騎士團的危險前來援助他們,也不問那還不如騎士們數量多的護教騎士們的援助能頂什麼用,單是到這邊的路程,就足夠他們給人消滅幾次了。
這時候就又有人想起了帝國的奧路斯元老——在聖戰大軍靠近新諾裏克城的時候,那位元老的幾個仆人是曾經前來聖戰大軍裏,向一些騎士饋贈過禮物表示過善意的——元老的家族掌握著魯爾軍區,勢力強大財富驚人,是夠得上資格做騎士們的靠山的。然而很快的這個提議也給推翻了——盡管元老的軍隊離他們到底近些,但有騎士聽聞元老和皇帝之間並不和睦——若是他們投靠了元老而得罪了皇帝,便不劃算了。
看到騎士們又要起紛爭,裏艾爾便再次高叫著使大家安靜了下來。
“我的弟兄們,常言道,你該去找那個對你有幫助的人,而不是找個人使他對你有幫助。咱們該看什麼樣的靠山對咱們最有用,再對著這樣子去找人。”
“你既有章程,不妨說說。”看到裏艾爾說話,騎士們便漸漸安靜下來——不知不覺間,騎士們已經更願意動裏艾爾的腦子而不是自己的腦子了。
“咱們要找靠山,要的無非是個有兵權,離咱們又近,一旦咱們遭了大敵,能立即救援咱們的。”說著,裏艾爾頓了頓,“再有,就是這人的權柄也不能太小,否則沒用處,但也不能太大,不然咱們沒份量;這人還不能有太大的敵人,不然咱們便不是找靠山而是找麻煩。咱們投靠的人也不能是異教徒,非得是信徒不可。”
這些說辭便引得周圍的人們紛紛點頭——使這些騎士們驚訝的是,裏艾爾說的話,到象是個修士的話而不是騎士的話。而另外一些騎士則開始皺著眉考慮起周圍可投靠的人的條件來。
“嘿,莫不是提圖斯!”大家正想著,便有個騎士叫了出來,“他可不是個信徒?又是個軍團司令,有一萬精兵,也並不比咱們強多少,離得又近!”
這個話一被提出來,眾人便紛紛點頭認可。盡管提圖斯是克裏格的副官,但實際上兩人的兵力相差不多,而提圖斯更是個虔誠的信徒和高貴的諾裏克人,投靠提圖斯便比投靠克裏格更合適些,而旁的人選又沒有了,自然便隻能投靠提圖斯。
既然投靠的人定了,那麼接下來便是如何投靠的問題——這些騎士若是單個跑過去找提圖斯說話,自然難免給人看輕賤,若是想謀個地位,便得以個團體的形式過去。
以個什麼團體過去,便又在騎士中間引起了漫長而激烈的爭論——這一次,連裏艾爾也插不上話了。
終於等這些騎士們發覺都無法說服別人而漸漸停歇下來休息的時候,裏艾爾才再次提出他的意見——騎士們該給提圖斯一個尊崇的地位,使他覺得騎士們是他的部下,但又不能真個事事聽從提圖斯的調遣,免得真個成了提圖斯手中的刀白白給人效力。
這個提議也理所當然的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於是騎士們便商議起該如何騙過提圖斯來——諾裏克人本就比他們要精明一些,想要騙過諾裏克人便需要一個周密的計劃。
首先,他們既然成了個團體,以團體投靠過去的效果便不如索性請提圖斯來做這個團體的首領。
但既然騎士們並不希望提圖斯管理他們,便得製訂章程約束首領的權利。而既然成了團體,團體又得有日常的管理者——於是在提圖斯之下還得有額外的首領負責日常的管理。
這樣,經過一大群騎士們七嘴八舌的討論,這件事情便漸漸的定了下來——這些騎士們一並組成“天主的虔敬信徒騎士團”,公推提圖斯做騎士團的總團長,總管騎士團的事務。
而在總團長之下,又分別設了十四個支隊,每個支隊各有一個支隊長——這些人本就是現成的,來自各地的騎士們對本鄉人做首領並無異議——支隊長負責平時管理支隊內騎士們的日常事務,並負責統帥騎士們投入戰鬥。
而遇到決定騎士團命運的重大事件,則須由總團長召集全部十四個支隊長共同組成評議會討論決定。
除此之外,騎士們又決定在埃德薩城裏外修建一座修道院作為騎士團的總部,用於學習教義、虔誠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