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交涉(1 / 2)

開部這事,是兩百多年未有的。一來因了兩百年前給諾裏克人繳了三十六麵族旗,二來也因了異族的壓力——若是人數不夠便分出去,怕不等旁的部族來救,便給滅了。是以此時克裏格開部,一些頭人便替他憂慮起來。

然而這事本就隻是和諸部族知會一聲——大薩滿給了祝福,賜了族旗,再等薩滿到部族紮根的地方立了神壇,燃了狼煙,這事便成了,卻無需旁的部族同意。

第二件事,便是克裏格的婚事。克裏格此時仍算個娃娃,自然不能獨立開部,魯倫便給大家說了克裏格的婚事。這一樁,便又使不少頭人的謀劃落空——原本,瞧克裏格的勢頭,若是能將自家女兒嫁過去,必是好的。

這兩件事,說起來皆和諸部頭人、長老沒多大關係,全不至專門召開部族大會。但接下來第三件事,便使這些頭人、長老們在意起來——在大薩滿的授意下,克裏格便給大家說了自己的分析,和桑格爾人要麵臨的困境——最差的情況便是埃莫森人得了諾裏克人的武裝、訓練、計策,舉族壓過來,桑格爾人決計無法抵擋。

然而桑格爾人仍有些機會。這機會便是靠了埃莫森人並不比桑格爾人更多些——若是能將眼下這些埃莫森人都打掉,桑格爾人便贏得了修養的機會——但這便要從各部多抽調些人手。

增兵的事,諸部族便有些遲疑——現下已是快入秋的時節,正是牧群最關鍵的時候,若是抽調的人手多了,這一冬怕便不好過。

想到大家的難處,克裏格便做了個保證——北海人已做了能克製埃莫森人的武器,籌備好後,隻一日便打敗埃莫森人,再不拖延,直接將潰敗的埃莫森人全部掠了捆好,隻等北海人船隊一到便全部送去北海換勞力。

這保證仍使很多人將信將疑,克裏格便索性將自己該拿的那一份讓出來——這下,諸部族的頭人和長老們便不好再推脫什麼,紛紛各自報了個數,大大小小便又湊了八千人。

在得了軍隊後,大家又開始商議起俘虜的處置來——往常和埃莫森人之間的征戰,也多有俘虜,但最後大多換了物資、牲畜等——這也能使各部族過冬時好過一些。而克裏格所說的使埃莫森人俘虜向北海人換勞力的事情,各部頭人便有疑慮——等勞力換回來時,怕已是開春了,又怕那些勞力不懂牧民的活,反耽誤事情。

這樣七嘴八舌商量了一通後,也沒出個統一結果。到頭來,大家便決定先抓了埃莫森人再說。到時候各部便按各部的的意思自己處理,但有一條,除非是贖本族的人,否則便是換物資,也得和北海人、諾裏克人換,絕不能使那些埃莫森人再回去拿起武器重打過來。

而最後一件事,便是克裏格所說的遷移布羅克人的事——這事一開口,頭人長老們便七嘴八舌的反對起來,得大薩滿敲了幾次鷹杖,才使大家安靜下來聽克裏格說。

首先是和埃莫森人的關係——這麼些年來,埃莫森人一次次打過來,說到底就是為了搶布羅克人,若是搬走了布羅克人,不和埃莫森人征戰,便能得著安生日子。

接下來便是大家擔心的鐵器問題——克裏格在南邊諾裏克人那邊開了部子,部子旁邊便是仍拜海神的北海人——算起來,這一支也和布羅克人一般等於是受了桑格爾人的庇護。而布羅克人即便遷到南邊,也仍舊能向桑格爾人供應鐵器。

至於鐵器供應的數量和質量,以及交貨的時間,自有桑格爾人、布羅克人和北海人統一商議決定——這一條,卻是為了布羅克人搬遷後,再向草原上的部子輸送鐵器便不得不借助北海人的船隊。

這個章程也定下來之後,部族大會裏的事便算完了,諸部族來開會的便各自散了回本族調集人馬。而克裏格也跟了阿爸帶了弟兄們去到前線。

等到達和埃莫森人交戰的地方時,已是五天後。這時候因了召開部族大會的事,桑格爾人的軍隊便撤到了桑格爾河西岸靠近淺灘的丘陵附近,而埃莫森人一邊,似是因為大營安紮不易,又因為擔心離山區太遠而被桑格爾人切斷後路,到也沒追過來。

循著淺灘過了河,克裏格等人便看到一頂頂的氈帳密密麻麻的在丘陵後聚集成一個又一個的小聚落,而成群的戰馬則在這些聚落之間消遣——這些前來征戰的漢子們依了各自的部族,將小氈帳紮在一起,平時一起居住,戰時則一起出戰。

克裏格帶了弟兄們靠近時,便有遊騎遠遠的策馬過來查看。見了克裏格打的雛鷹展翅旗,遊騎便露出驚訝的表情——克裏格的獵隊和他們的旗幟,那遊騎是知道的,但那人也知道克裏格帶了弟兄們出去的事,卻不知他什麼時候回來的。

“嘿,幾時回來的?”看了克裏格,遊騎張了下嘴,原本的詢問卻變了問候。

“才回來,這不聽說這邊打起來了,便帶人過來了。”聽著熟悉的問候,克裏格便直覺得一陣親切,於是也笑著答了起來,“安達薩可在?我先去和他通報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