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 尾聲(1 / 2)

說著,信使又想起什麼似的補充道:“這些天裏我們也從未破戒,從未斷過祈禱——那些異教徒並不禁止這事。”

這話使伊契拉對那些異教徒有了些好感,但這並不能阻止他前去廝殺:“既然你仍是信士,便回去和咱們的人傳信——我會帶了兵和他們征戰。開始的時候,他們會派人看守你們,但等咱們打得急了,便沒人在意你們了——這時候你們便回到寨子裏來,我會在這裏麵給你們準備好戰馬和武器。你們那邊,也能湊起四五千騎兵,人數卻並不比他們少。”

經了這些天的相處,信使早知道克裏格是個守誓的,到不擔心因了這邊的征戰而讓克裏格下令殺俘虜,但他心裏仍有疑慮:“但我該怎麼給他們回話?”

帶著奇怪的目光看了眼自己的老部下,定了計劃的便笑了起來——照這般看,那些異教徒這些日子到真沒為難自己的同胞——便憑了這份恩情,等他抓住那些異教徒後,也許他們拿贖金贖買自己便是:“你便回去給他們的頭領說,我這邊隻有三千騎兵。但要我不作戰便投降卻是不成——他若敢,便來征戰,若贏了,自然什麼都是他的;若輸了,隻要交了贖金,我也放他安然離去。”

得了這樣的指示,信使便懷了忐忑的心回去給克裏格回話。而克裏格竟一笑便許了征戰的事,隻留了一千騎兵看守馱食物的備馬和俘虜,親自帶了四千騎兵去和迪德騎兵交戰。

迪德人這邊,既已打定了逼迫敵人全力投入的主意,一開戰便全舉了馬刀狂嚎著衝殺過來。而克裏格卻直接下令全體騎兵轉身便跑,全沒有和迪德人硬碰的心思。

隻愣了一下,伊契拉便想通了其中的關節——這裏到底是迪德人的地盤,迪德人這三千兵便拚死光了,還能再拉幾千兵來和他們征戰。而對麵那些前來襲掠的騎兵,卻是死一個少一個。

看穿對方不敢硬拚的心思後,迪德人便士氣更盛,齊齊追殺過去。

這時候,琴紮人和桑格爾人的騎射便發揮了作用——這些牧民一邊策馬奔逃,一邊不時的開了騎弓回身放箭——那些追得過近的迪德人便給射落馬下。

目瞪口呆的看著戰場上人少的追,人多的逃,竟然漸漸戰得遠離了大寨也遠離了俘虜紮堆的地方,看守俘虜的那些騎兵便明顯遲疑了起來——先前五千人看守萬把人尚且好說,現在一個人要看守十個人,還要看守馬匹,若是有了騷動……

不等那些一早得了悄悄通告,早憋了一股子力氣的迪德俘虜發難,看守的騎兵們便一聲呼哨,棄了俘虜,趕了馬匹跑了。

見了這意料之外的結果,那些原本早準備好了要空手和敵人拚命的迪德人便愣在了當場。半晌,才有人想起,他們還得去援助作戰,便一聲呼喊,齊齊朝了寨子跑去。

寨子裏,那些留守的女人早給預備好了馬刀、弓箭和戰馬。這些重獲自由的迪德人便依了從軍時的隊列重分派了隊伍、頭領,各自領了武器戰馬,整頓了隊伍……

不等這些滿心鬥誌的迪德人殺出大寨,伴隨著無數戰馬驚惶嘶鳴的聲音和濃濃的煙味,便有無數馬匹直朝著大寨衝了過來。

迪德人本是牧民,萬馬奔騰的景象對他們算不得陌生。然而數千上萬背著酒袋油罐,尾巴上拖著著火的氈帳的驚馬,便任誰也沒見過了。驚恐的看著失控的馬群離大寨越來越近,迪德人們便突然悔恨起來——若是不回來大寨拿兵器準備作戰,也便沒這些事情了……

盡管克裏格那麵鷹神蔽日旗就在前麵不遠處,迪德人們卻怎麼也追不上,反到給克裏格的人回身放箭射死了十幾人。

而使這些迪德人的領袖真正警覺起來的,卻是遲遲不見到來的他期待中的援軍,和離大寨越來越遠的距離。

然而,當迪德人終於下定決心暫且放過這些隻知道逃跑的敵人時,一切已經為時過晚。

看到大寨方向傳來的衝天煙火,再看到那些得了信號似的不再逃竄,提了馬刀狂吼著發動衝鋒的克裏格的人,迪德人們終於醒悟——他們跌了一個設計好的圈套。

在幾個親兵半拉半拖的護送下,發出撕心裂肺的嚎叫的老兵隊長便給帶離了戰場。而剩下的迪德人,則絕望的抽出了馬刀,迎上了克裏格的隊伍。

這一戰,克裏格一反常態的竟沒帶了人衝在最前頭,而是帶了他的弟兄們,打了那麵鷹神蔽日旗,站在原地看著騎兵們對衝。

兩千桑格爾騎兵裏,有一千人給克裏格派活計,用早備好的油、酒點了備馬去衝迪德人的大寨,而剩下的一千人,則和三千琴紮人一起誘敵——而現在,迪德人既失了勇氣,克裏格自然沒有白白放他們走的道理,便下令返身衝鋒。

看到那群迪德人嚎叫著迎上來,克裏格心裏便暗暗叫糟——自己這邊以為敵人失了勇氣,隻等他們去殺,卻不知對方卻是抱了拚命的心來的;而人數上自己這邊也不過多了一千人——這下打起來,怕是要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