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苑中種麥”說的是唐玄宗親自種麥的故事,人們用它喻指皇帝勵精圖治、重視農業生產的明智之舉。

【出處】此典出自《舊唐書·玄宗紀》:“此將薦宗廟,是以躬親,亦欲令汝等知稼穡之難也。”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762年),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個兒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秋出生於東都洛陽。為人英勇果斷,多才多藝,精通音律,擅長於書法,儀態俊逸,一表人才。

唐睿宗是一個昏庸懦弱的人,他依靠兒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力量得到帝位,因此,登上帝位後他就立李隆基為太子。公元712年,唐睿宗讓位給李隆基自己改稱太上皇。唐玄宗是一位勵精圖治的皇帝,從公元713年至公元736年,為了求得國內的安寧,在用人和納諫等方麵,表現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因此,開元年間,經濟繁榮,國威遠揚,是唐朝的黃金時代。

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夏季,唐玄宗親自在苑中種麥子,率領皇太子等人收割莊稼,對皇太子等人說:“因為要把這些收獲下來的糧食供奉於宗廟,所以我要親自動手收割,也想叫你們懂得耕種收獲糧食的艱難。”他把糧食分賜給侍臣們,對他們說:“每年派人巡視檢查禾苗莊稼,要知道到底能產多少糧食,但是,他們所報的數字多是浮誇,與事實不相符。所以,我要親自種植,看一畝地到底能收多少糧食,以推測收成如何。況且,《春秋》這本書極力描述麥子禾苗,難道稼穡之事不是古人所重視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