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皎月夜舞(2 / 3)

看著兩個小家夥的無比欣賞的癡呆表情,韓雅百感交集,苦澀中帶著竊喜澈入心田。是呀,曾幾何時,正是這件衣裳,伴著自己,獲得一次次的榮譽,仿佛又站到那姹紫嫣紅的露天舞台上,魅燈四射,耳旁響起一浪接一浪的雷鳴掌聲。

曾經。

年幼舞者,天賦極高;盈盈十五;舞通萬物;娟娟二八,色藝無雙;年華雙十,曠世奇芭。

天意弄人,如不是遇到他.......或許.........!

當淚痕滿臉宣布從此退出舞台,台下那萬千聳聳人潮中或號啕或抱頭,啜泣聲、嗚咽聲一片,無數綿綿細細的泣流彙成一絹聲海穿過星空,最後,泣不成聲.......

如今,雖曲終人散,肌膚傳來絲質的舒爽感,是那麼地熟悉,那麼地親切,本已平靜的心湖蕩起連綿漣漪............

書房

雖然隻有兩個似懂非懂的小觀眾,她,深深地呼吸一口,走到錄音機旁,按下“PLAY”,一曲蕩人心魄的琵琶聲輕揚而起......................

隻見她,如玉的素手一甩流水袖,體輕如風,踩著小蓮步,輕扭婀娜小蠻,似嬌花照水遊在無垠的水中;一轉身,纖細的綠衫卷起飄舞,繚繞的長袖左右交橫,輕步曼舞。隨樂而轉,婉轉流連,眉目流盼,眸含秋水,皓齒露出,輕聲吟唱:

“鴛鴦雙棲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醉”

清幽雅致的琵琶音,嬌鶯初囀的歌聲,盡態畢妍的舞姿揉和在一起,一時間,坐在地板的兩個小家夥目瞪口呆,隻看見一抹綠影,猶如午夜的精靈,閃動著美麗的色彩。

“說甚麼榮華富貴,怕甚麼戒律清規,隻願天長地久,與我意中人兒緊相隨!”

月音漸高,她的身姿亦舞動的越來越急,嬌軀隨之旋轉,愈轉愈快,纖足輕點,衣決飄飄,泛起綠色波濤宛若淩波仙子.......

“愛戀伊愛戀伊,願今生常相隨,願今生常相隨,常相隨!”

聽著娓娓而去的歌音,看著麵前俏立著的女子,兩個小家夥的思緒一下飛到了天邊,層層,疊疊,徐徐............

舞依然是昔日的舞,詞依然是昔日的詞

編舞填詞的伊人仍在,可那譜曲的人兒呢?

正是“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一曲終了

“愛戀伊.....常相隨,常相隨!”韓雅低聲喃喃道,垂下目來,雙肩輕輕的蠕動。

這首歌舞名為《女兒情》,是韓雅縱多作品中最愛的,也是當年息舞的最後一個作品,隻在宋國人民體育場最後一場義演展示過,事過境遷,民間並未流傳,足見珍貴。曲風輕盈婉轉,琵琶主音,輔以玉蕭秦箏;歌詞表達了女子對世俗反抗與夢縈魂牽的情意,意境深遠。舞是蓮花舞,屬江南民間古典舞的一支,也是表演難度與層次最高的民舞,舞走輕靈,情韻含蓄,所以也叫“靈舞”,隻在“蓮花碎步”技巧體現上,就讓大多職業舞者望而卻步,僅僅隻能做到形似神似。在宋國,也隻有韓雅一人能演繹出這種形似神似靈似的舞蹈精髓。

舞蹈為主,曲詞為輔,音色是靈魂,整首《女兒情》在音色處理上也具有相當的難度,最關鍵的是歌唱者的心境。假若由一個渾厚的女低音唱來,是何意境。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深。

歌、舞、詞、曲融為一體,渾然天成,沒有一絲做作,如此的自然,如此的感人。

震撼,還有一絲夢縈魂牽的依戀與難遂人願的世事無奈。

麵對令人如此震撼的表演,沒有掌聲,兩個小家夥居然“暴殄天物”,呆若木雞,這讓韓雅有些對牛彈琴的感覺,想想當初場場一票難求的場麵,她佯裝歎了口氣,走向前去蹲下身對著兩個呆呆的小家夥擺擺手長長嗔道:“喂!”,見其還沒回過神來,韓雅藍眸閃過一絲慧黠,惡作劇心頓起,伸出玉蔥般的食指對著小韓軒的張著O型的嘴巴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