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能自個頂住了。
防洪法的第一條就說,任何公民都有參加防汛搶險的義務。
現在,這成了一句空話,執行不了。
當然,這可能隻是個別現象,原因很複雜。不過,是不是值得我們太多反思。我們天天喊愛國,捍衛主權……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後果誰敢想象......崩塌的,不是堤壩,而是人心。
比起潰堤,它危險萬倍。
回到鄉政府以後,在討論這些的時候,大家都不做聲,隻是說: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不是緩一步,我們再征詢各級領導的意見,看要不要做專題調研。
請示多了,事情就黃了。
幾天以後,汛情穩定了,大家都安居樂業,一切都歸於平靜。
後來,按照市裏的安排和部署,專門組織了一個調研,總結與反思整個防汛工作。
除了李景明在電視裏談的看法,提出的每個問題,調研組的人此時都沉默了,心有千萬言,卻都不願意說出來。
歲月依然安穩。
早睡早起身體好。這的確是一個好習慣。
早晨,七點多鍾,李景明經過一夜補覺,還是習慣性地醒來。
可能是連日淋雨的緣故,他感覺到有些頭重腳輕,有些惡心,有些拉肚子,而胸腔裏麵,有一股小火苗,仿佛被憤懣點燃的火山,火燒火燎的。
他端起水杯,忍不住狂喝了一杯涼開水,猶無濟於事。這一場生雨,真是把他折騰得夠嗆。
貌似要感冒了。
在食堂裏吃早餐的時候,李景明看到何俐已經比他先到,端一碗魚粉,津津有味地吃著。
他跟劉小生說,少放米粉,多放湯,摁住肚子,止不住的難受。
“書記,您沒事吧?臉色不大好,這是咋啦?”劉小生察言觀色,關切地問道。
“沒事,這幾天,雨淋的。”李景明竭力支撐著,仍然是掩不住的苦痛。
“您不是身強體壯嗎,把您折騰成這樣子?喝一碗湯。”
劉小生依照吩咐,索性給他煮了一大碗魚頭蘑菇湯。
“休息休息就沒事了。”
劉小生讓他先去坐著,湯煮好了端過來。李景明拗不過,就在何俐對麵坐下,看她一邊玩手機,一邊“簌溜簌溜”地吃粉條,好心地遞過一張餐巾紙。
“嗨!你是不是感冒了?臉色不好看哦。是不是上嘔下泄,有點惡心?”
湯已經端上來,香噴噴的。李景明點著頭,還是覺得沒胃口。
劉小生站在旁邊,並沒有走開去招呼別人,而是體貼入微地說:“書記,您喝完這一碗湯,慢慢就會沒事了。”
“但願如此。謝謝啦!”
李景明喝了一小口湯,覺得有點燙,於是撈出一塊生薑片,有氣無力地咀嚼著。
他這情形,讓坐在那邊的伍小元嘎嘎嘎地桀笑。
“老同學啊,你笑什麼。”
李景明又對劉小生笑著,“老劉,謝謝啦!你去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