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說下就下了起來,並且越下越猛。
大雨如注。
人們紛紛走避不及,隻有帶著雨具的人在苦苦地堅持。
伍小元一直站在李景明的身邊,給他撐著傘。李景明看了他一眼,趕也不是,誇也不是,隻是感到渾身不舒服,寧願被雨淋個落湯雞更暢快。
堤壩上漸漸熱鬧起來,一個連的軍人,罩著雨衣,齊齊整整地站立在大堤上。
剛剛還空蕩蕩的堤壩,陡然增加了人氣。住在周邊的村民,聚在屋簷下探頭探腦,不過,他們不是來幫忙的,而是瞧稀奇的。
堤壩的外邊,是波濤滾滾的大河。裏邊,是那條家鄉的小河。由於連日下雨,形成了一個堰塞湖。所謂大河漲水小河滿,說的就是眼下的情形。
因為兩邊的水位持平,沒有給堤壩形成壓力,所以,管湧、坍塌的情況,很難出現。
這些部隊,之所以調過來,主要是應付突發狀況的。
這時,從隊伍裏走過來二個軍人,由於被雨衣遮住了大半邊臉,李景明沒有看出他們是誰。直到兩個人走近了,麵對麵跟自己握手,李景明才認出其中一個來。
“唐裴……你也上來了。”他不就是司令部的那個司機嘛。
唐裴客客氣氣地介紹,“李書記,這是我們的張副營長”,他說明了來意,問李景明能不能騰出幾間屋子,給戰友們避避雨,休息一下。
“沒有。”伍小元自作主張地回答道。
他指不定在想,你們應該衝在最前麵,而不是來這兒做老爺、上賓的,難不成還要三道茶、三道水的伺候。
李景明把他拔開,對何俐說:“快點想辦法,趕快找房子。寧願我們淋著,也不能讓子弟兵受累。關鍵時刻,還需要他們挺身而出、保衛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呢。”
當領導的,見解就是不一樣。
何俐思考著,搖搖頭,“我想想……這個時候,到處都是洪水,上哪裏去找那麼多房子呀。”
這句話,卻提醒了李景明,他說:“你趕快跟學區聯係,讓他們把孩子們放假,將小學騰出來,給子弟兵安身。”
他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不清楚小學今天有沒有放假。這洪水滔滔的,小孩子上學放學的路上也不安全啊。
何俐打了個電話,簡單地說了幾句,很快就回複了:“正好,小學因為洪災已經放假幾天了……我們現在帶他們過去吧?”
“慢點。”李景明轉向兩個軍人,關切地問道:“你們的食宿問題,怎麼解決?如果需要我們幫助,我現在就安排下去……我也是行武出身的,一定不能讓大家空著肚子。”
副營長的臉上淌著雨水,熱情地回應道:“這些就不用麻煩李書記了,打擾你們,真不好意思……我們帶了相關的設備和物資,可以自己解決。我現在就安排部隊,嚴密地巡查一遍,然後,在大堤上布置兩個行軍帳篷,二十四小時不間斷,配合你們值守。”
他肯定在私下裏聽了唐裴的介紹,說明了司令員跟李景明的關係,所以才走上來,開這個方便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