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了,書記,你們怎麼回來這麼晚。”蕭誌祥跟他們打著招呼。
“唉,別提了,不下去不知道……你先別走,跟我嘮會。”
“嗯嘞,巴不得,我無非是去散下步。”
在李景明說話的當兒,何俐徑直找劉小生安排夥食去了。
“你們那一組,怎麼樣?”坐下來以後,李景明先問蕭誌祥。
“我們走訪了一個殘疾兒童,和一個孤殘兒童,給予了適當的慰問幫助。”
“幫扶路上無小事啊!”李景明說了小根的事例,以及曾平的解決方法,讓蕭誌祥捧腹大笑。
後來,講到小葉和金蟬子的時候,很快,飯菜就端上來了。
“何主任,麻煩你去拿一瓶酒,咱們仨喝一點。”李景明吩咐何俐。
蕭誌祥聽說還有酒喝,興致勃勃嘀,“滕小葉我們會跟進,至於您說的這個金蟬子,可不好辦嘍。”
“不是不好辦,而是很不好處置呢,但是又不得不辦!老蕭,你有什麼好法子沒有。”
“唉,這事兒,沒有先例。我覺得,您處理得非常得當,有水平,高明……還是先看看檢查結果再說吧!”
蕭誌祥對李景明的擔當與慈愛,無時無刻不是欽佩有加,有點服。
接下來咋辦,再說唄。
劉小生從消毒櫃裏取出三個玻璃杯,恭恭敬敬地遞上,而後走開忙他的去了。
三個人,四菜一湯,有葷有素,簡單實在,堪堪好。
李景明接過何俐拿來的洞藏酒,轉動著看了一眼,就擰開倒滿三杯。
好酒。幹了。
好酒的人,喝了酒,話就多。蕭誌祥說:“書記,今日你自個搭上了四千多塊錢?我個人不提倡這樣哦。”
“怎麼講。”李景明一邊問,一邊給何俐夾了一塊她喜歡吃的魚腮上的“月光肉”。
“嗨!以前,我們培元鄉還有貧困村的時候,我進村扶貧,跟貧困戶發生了幾件特別有意思的事,給你嘮嘮?”
蕭誌祥見李景明點頭,借助酒興,他拉開了這個話匣子。
我以前,對口聯係了一戶貧困戶,也是曹甸村的。他那房子,破爛不堪,已經是低級危房戶了。他周圍幾家啊都是小磚房,可是,我聯係的那戶倒好,舒舒坦坦地住在土房子裏麵。這農村人,好麵子,也沒在那戶貧困戶家庭狀況的資料上體現出來。
我擔心啊,萬一遇上個地質災害,泥石流滑坡什麼的,房子被大山衝垮覆蓋事小,如果連人帶房的埋進去,那就糟了!於是,一次次走訪,到家裏座談,那貧困戶,是老兩口,五十多歲,有一兒一女。兒子到城裏打工,女兒嫁出去了,老兩口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犁著一畝三分地,就是為了攢錢給在城裏的兒子買房娶媳婦呢……這兒子,也老大不小了就是沒娶上媳婦,按照他們的話說,就是因為沒房。
我上下跑了幾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講政策,講危害性,這蓋新房啊國家是有補助政策的,而且,萬一住著山體滑坡最終人埋進去這可怎麼辦……也許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吧,跑了有十次左右,老兩口終於開竅了,同意建新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