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人當中,心裏隻有憂愁、沒有喜樂的人,是王青。
他本來滿懷期待而來,現在倒好,期待沒有了,手裏還捧回了一個燙手山芋。聽廳長的語氣,搞不好自己這一次還得落下一個處分,所以一直臭著臉。
李景明也懶得理他。接下來沒他什麼事,他樂得輕鬆,回到了自己的崗位。
生活,又回到了原點。
何俐聽說他這次不聲不響地見到了自己的父母,狠狠地折騰了他好幾回,久戰而不怠。
第二天。
“我們這幾天基本上都在下鄉……接下來走訪的對象,是一對比小根更加苦命的姐弟,姐姐叫滕小葉,等會就可以看到了。”
何俐翻看著曹甸村反映上來的資料,對李景明說。
她在成年之前,很少去農村,對鄉下的好奇,使她對農村,不是很排斥。
“我們培元鄉,沒有貧困村,卻有那麼幾戶事實貧困戶,因各種原因致貧,返貧。他們不是不想脫貧致富,隻是有心無力,或者沒有機會。唉,民生無小事,這事兒,讓我如鯁在喉,寢食難安呀!”李景明揪心地說。
“我想說的是,農村工作很複雜,特別是基層。扶貧助學的路,是很漫長而艱辛的。你以一己之力,替代不了政府,你也取代不了社會職能。”何俐設身處地,分析得頗有道理。
“都是鄉裏鄉親的,我盡力而為吧,給他們一些關懷和力所能及的幫助,是完全應該的,就代表我自個,總可以吧。”急公好義的性格,再加上對家鄉的熱愛,令李景明不能袖手旁觀、置身事外,這是可以理解的。
“要麼,是這樣,我這周申請加入重安市誌願者協會,跟他們反映一下,順便也學習一下,他們的流程和做法,說不定,可以積累一些成功的經驗,給自己一些感動。你看,好吧?”何俐專注地看著他。
李景明一邊在彎多路又窄的鄉道上小心地開車,一邊回望著何俐,讚同著,“這是好主意。說不定可以另辟蹊徑,會事半功倍呢。如果有時間,我們還可以去參加這樣的活動,親身感受一下。”
車上,何俐對他說了一個誌願者的心得。我們去貧困地區見小孩就發筆,發糖,發錢,導致今天的小孩很多公然站在路上攔車要錢的後果,有時候簡單,粗暴地所謂行善會帶來更壞的後果,慈善真正需要智慧!
在盧旺達,中國的誌願者,看到一位瘦骨嶙峋、衣不蔽體的黑人男孩朝他們跑來,那個男孩很少看到這樣的大卡車。頓時,義工動了憐憫之心,轉身就去拿了車上的物品向小男孩走去。
“你要幹什麼?”外國義工大聲嗬斥,“放下!”
中國義工愣住了。他不知道這是怎麼了,我們不是要來做慈善工作嗎?外國義工朝小男孩俯下身子,“你好,我們從很遠的地方來,車上有很多東西,你能幫我們搬下來嗎?我們會付報酬的。”
小男孩遲疑在原地,這時又有不少孩子跑來,外國義工又對他們說了一遍相同的話。有個孩子就嚐試從車上往下搬了一桶餅幹。外國義工拿起一床棉被和一桶餅幹遞給他,說:“非常感謝你,這是獎勵你的,其他人願意一起幫忙嗎?”其他孩子也都勁頭十足一擁而上,沒多久就卸貨完畢,義工給每個孩子一份救濟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