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貧困線上(1 / 2)

何俐心疼地看著孩子,背過臉去,偷偷地擦拭忍不住的眼淚。

“小根,你想讀書嗎?”李景明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想啊!做夢都想,想同學,想老師,想課本……以前,能走的時候,賣山藥回來,我經常一個人偷偷地趴在圍牆外麵,一節課,二節課,隻為了聽那好聽的上課鈴聲,和讀書的聲音……要是爸爸還在,就好了……”他望向遠方,遐想著。

“小根,我一定讓你能夠走路,能夠回到教室讀書。”李景明咬咬牙關,強抑住心底海嘯一般的震撼。

“真的?!”小根滿懷期待地看著他,叫了起來,比撿到錢還高興。

無論怎麼樣,每個孩子,都有夢想的權利。

這孩子,有夢想,就有希望。

遭遇變故,貧困像一個魔鬼,扼殺他的夢想。

真正的貧富差距,其根本就是因錢而起。慢慢地,才變成方方麵麵的區別。

比如,其中明顯的一點是,窮人花時間省錢,富人花錢省時間。

前年在政府辦工作時,有一位農民跟他說了,一個貧困山區的窮孩子的故事。

那孩子的父母務農,家中還有三個弟弟妹妹。生活艱難得令人窒息,不得不早早輟學打工,並且想方設法省錢。

春節返城時,他會從自己在大山裏的家裏,走三個小時的路到鎮上,再搭車到縣城,再到現在工作的廣州。

那三小時路,其實是有車的。

但他從來不坐。雖然多花了三小時,但是可以節省三十多塊錢。

從重安,到廣州,也有動車,高鐵,但他從來不坐動車,隻買多五個小時的硬座,隻是因為可以省將近二百塊錢。

在廣州工作時,他也從不打車,寧願多走半小時甚至一小時路去坐公車或地鐵。大多數時候,幹脆直接走路。

這就是貧困線上的寫照。

有錢人是怎樣對待時間的呢?他們出門坐火車,隻坐動車商務座,因為舒適感好,可以省時間;她們出差住酒店,從來隻住五星級,並且得是最繁華的CBD中央,因為這種地方交通便捷,接見、拜訪與參會都方便。

事實如此。

“你是個好孩子,堅強,有毅力,不屈服。”他握著小根的手,說。

在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哪個事實,比這個更殘酷:有了錢,人才能更善良。

莫泊桑早在《我的叔叔於勒》裏,用一個奇葩的故事告訴我們:

當一個人貧窮時,至親也會把你當瘟神;當你富有時,至親卻會把你當福音。

這也是最殘酷的貧富差距之一。

真正的貧富差距,不止是收入的多寡,還有底線的高低,行為的善惡。

如果窮,因為基本的溫飽都不能得到解決,三餐無繼,居無定所,在生死邊緣苦苦地掙紮。你會深感八麵受敵。哪怕至親的親人,也可能會怕麻煩,禍及自身,而轉身離去。於是,無形之中,自己也會對世界多一份敵意。

如果富,可以讓你享受四通八達,遍野春風。於是,你也會對人間多一份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