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不是言過了?
道長聞言,卻驚喜莫名,於是起身道:“類若居士這等修為,貧道初次得遇啊!今晚,貧道特此破例,當與諸位浮一大白!”
李景明望著樂不可支的曾昭展,用目光征詢他的意見。
“我更想不到,老弟竟然有這等記性和悟性!難得難得。道長,謝謝您的金麵!酒不在多,斟酌即可。這樣,我們大家敬高人一杯,怎麼樣!”曾昭展也撫掌而笑。
在座眾人,敢不附議,紛紛起身舉杯敬酒,場麵其樂融融。
再看老道長,他破了遵循幾十年的例,猶是如沐春風,神采飛揚。
趁著酒興,得遇知音,他也顧不得許多陳例了。
他緩緩坐下,接著李景明的話題,興致勃勃地說:“居士若入我道,必然遠超於我!隻是,這樣的諸魔之祖,萬害之根,並非僅僅局限於動那男女之情啊!君等不是常說,問世間情為何物嘛!”
想不到,一如元真這等出世亦入世的高人,對紅塵情事,領悟獨到,洞察毫末。李景明這時候才看到,超凡脫俗的老道長,亦有率真和有趣的一麵。
“貧道就自我心得,分享於諸位有緣人。其實,在居士方寸引用的那一篇中,還指出了,一切大小精粗之物,一切遠近眷屬之人,一切內外邪正是非之事,一切聖賢三教儒釋道之法,一切經書文獻典籍之理,一切天地陰陽造化之妙,一切神奇元幻之術,一切清微靈寶全真道路。以至名山洞府,天宮聖境。以至七寶八珍,河圖龜瑞。及自己身心五髒六腑,齒舌精氣。山河大地,草木禽獸昆蟲。若念之所貪,意之所在,心之所想,神之所注,情之所戀,性之所喜,口之所欲,身之所樂,夢之所遊,悉係愛緣。有一存念,便遭牽惹,不能得清靜解脫之道,終為沉迷憂苦之徒……無量壽佛。”
道長頓了頓,繼續說道:
“是蠱是毒皆刻意……情蠱與情花毒,不過欲以己之力,強奪自然之造化。一言以蔽之,刻意而已,不知諸位紅塵中人,怎麼看……莊子《南華真經》的刻意篇中,就提到,山穀之士,非世之人;平世之士,教誨之人;朝廷之士,尊主強國之人;江海之士,避世之人;以及,導引之士,養形之人……世世代代,有多少情種,為情所困,為情所累,為情所傷,皆是同樣的病根兒,有為。”老道長靈感所致,滔滔不絕,直聽得大夥兒暗暗心驚,五體投地。
李景明也想不到,今夜有緣,得以於高人論道。於是,侃侃而談,抒發己見。他說:“道長所說的有為,是不是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間,不導引而壽?也就是,不以下蠱毒而愛,遵循道法自然。由此,方可眾惡不生,眾美從之。……正確的途徑,壓根兒不是下個蠱或者毒,就萬事具備的,如此邪門歪道,反而違背自然,必得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