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急不可耐(2 / 2)

李景明饒有興致地細看著,還特意繞到側邊,看到建設單位是“重安縣人民政府”和“培元鄉人民政府”,另一邊,則刻著:“重安雲山建築有限公司曾平捐建”,旁邊注明了負責提供石材的石材廠名。這樣的細節,處理得很好啊。

李景明非常滿意地點點頭。

今日是陰天,夏日的涼風吹拂,讓人心裏特別舒爽。

眼前的山門街道,已經煥然一新。簇新的路麵,平整開闊,連交通標誌都很清晰。街道兩旁,是仿古的木架,挑著大紅燈籠,使整個一條街顯得古香古色,一派和諧。

街邊,有二排花壇,行道樹和路燈,一樣不少。在丁字路口,還有一個小小的街心花園,一棵大香樟樹下,種著花草。

街坊鄰裏看見李景明,紛紛走上前來,跟他打招呼,拉家常,滿是溢美讚許之詞,直把他看成多年的親戚,知心的朋友。

他們沒有歇息很久,不知不覺走到另一座牌坊下,這兒離曾平的家已經不遠,看得見曾瑜的甲殼蟲。

這二座牌坊的規模、形製和風格都是相同的。這一座在北麵街口,就叫做北坊。頂部的石檻上麵,雕刻著“佳鄉”二個字,背麵是“培元”,於曽昭展而言,這是有很深的含義的。還有一副對聯:南山青峰迎客旅,龍門碧水洗輕塵。很有韻味。

同樣是魏碑體,同樣塗在金漆。

“咱們這樣子一搞,氣象一新,街市更加繁榮起來了。”蕭誌祥說著,稱心又自豪。

“老話說得好啊,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基層政府部門,總得想方設法為當地做一些有益的實事的,不然,都去屍位素餐,就沒什麼存在的價值了。”李景明道。

“嗯!這一次,我們不費一槍一彈,做成了這一樁大事,賬麵上居然還多出來幾十萬塊錢,足見你的組織能力和政治手腕,非同凡響啊……所有的物資物料,差不多也都有富餘,多餘的太陽能路燈,安裝在古鎮、旅遊區和山門周邊。富餘的花木呢,暫時栽種在苗圃和政府院子裏,等來年開春再派別的用場。同時,為了加強後期維護和管理,我們推行了門前三包措施,強化村民的文明意識和自覺管理意識,節省政府開支!這一份倡議書,還是湯巧寫的呢。”蕭誌祥心情愉悅,指著隨處可見的倡議書說。

倡議書的口號是“山門是我家,文明清潔靠大家。”

李景明讚道:“非常好!可操作性強,同時又接地氣。大家真是有心了。何主任,我們以後要好好配合一下。”

怎麼配合。

沒有一會兒,他們就來到了山門文化廣場。這個新開辟的廣場,麵積很大。正如李景明設計的那樣,有月形的階梯,還有花壇,路燈,體育運動設施都已經全部到位了,很是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