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苦逼的基層幹部(1 / 2)

今兒沒外人,見他們倆在訴苦,李景明何嚐又不是滿肚子苦水。

“誰不是這樣呢。我現在最大的壓力,還是錢。發展沒錢倒還罷了,鄉財縣管後,運轉經費,也是捉襟見肘。解決這個問題很大程度上,要看我這個書記化緣的能耐。如果弄不來錢,鄉裏的弟兄們也不會老實跟你幹,是不。要命的是,我們還有曆年背下的包袱幾十萬,債主逼門的事、隔三差五,就會來那麼一回,特別是逢年過節,就會更熱鬧啦,想起來就後怕……”說實在的,李景明也從未清閑過。

伍小元這次過來,是倒苦水來的?

“唉。在群眾的眼裏,我們都是無事可做的鄉鎮幹部。其實根本不是那麼回事……以前,在收繳農業稅費的年代,鄉鎮幹部一年,有相當多的時間,花在這些工作上麵,取消農業稅費後,很多人都認為:鄉鎮幹部的工作量大量減少了,甚至是無事可做,真是這樣嗎?事實上,群眾隻關注了減去的部分,卻沒有看到鄉鎮工作的全部工作量……上麵千條線,下麵一根針,黨政機關部門所有的工作,都要在基層落實。苦逼啊,這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

他一吐為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作為基層幹部,有苦沒處訴,李景明可以理解。“兄弟,忍忍吧,經過我們共同的努力,一切都會好的……現在比以前就好多了,不是?”

他繼續耐心地聽伍小元在說,“好,好格屁。計劃生育、綜合治理、安全生產、信訪維穩等,一票否決製工作;可能會被誡勉談話的工作;一個縣一百多個科局單位,設定的一百多項績效考核工作等等,加上扶貧,把自己倒徹底致貧了,孩子上補習班都上不起……”

苦逼的基層幹部。

李景明也是深有體會。

自從自己來到了培元鄉,什麼有難度、什麼累什麼苦,他都是搶著幹,一肩挑。白天黑夜的,都不能正常休假,根本沒有怎麼休息。

也許,正因為這樣,這一大幫子人,才被他感召了。

他說:“我看,造成這些原因,是多方麵的……首先,大多數鄉鎮幹部的編製,都不是滿編。就以我之前蹲點的金蘭鎮為例,該鎮有3萬8千人,96平方公裏,轄2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但是鎮政府的正式工作人員,隻有18個,平均到人頭上,相當於一個人要管幾千人。就是這些工作人員,承擔了上麵的所有的工作,還有盡量做到準確無誤……其次,鄉鎮政府是一級政府,但卻不是一級財政。鄉鎮的各項經費支出,既沒有預算,也沒有決算,基本沒有財力。基礎設施建設、惠民工程都要進行,但經常是上級撥款有限、縣裏配套沒有保障……每年還有很多非常規、臨時性的工作和活動,需要參加,這都需要資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鄉鎮幹部、尤其是書記、鎮長,便有了一項重要工作:各處化緣找錢,碰釘子、受冷眼、求爹爹、告奶奶,其中艱辛、又能夠與人說,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