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村民啊。
“淳樸個什麼呀!他們所謂的善良,也隻是在你們執法者麵前表現出的偽善良,抓住了是貓,放開了就是猴子。比猴子還鬼精靈……他們完全把我當成敵人,當成砧板上的肉,關在欄裏待宰的豬。”袁林現在的處境很艱難,欲哭無淚。
“這裏麵存在利益爭奪和輸送的問題嗎?或者,你的介入,動了他們的利益、幹擾了他們原本的生存法則……你按每株算工錢,這本身就存在著操作問題。農民的思維簡單,靠山吃山。他們沒有野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小農意識還是有的,像潛伏的菌絲,遇到陰雨水氣就蓬勃起來……他們欺弱怕強,一盤散沙,有空子就鑽,有便宜就占……這是在所難免的。你們可以請專業公司呀,或者,換一種方式,比如,承包,聯營……我看,你自身在管理機製上,也存在很多問題。”李景明沉思片刻,照直地說了,實事求是。
“您說的有道理。防微杜漸,堵塞缺口,我們是做得不好……可是,哪有這樣的專業公司?再說了,外地人進入,當地人肯定會更加排斥……起先,我也想融入他們,但很快被他們的『機智』打敗了。文治行不通,武功更行不通、毫無用武之地。”農民的問題,一度是世紀矛盾,這讓袁林大為撓頭。
“依我看,還是在文治上下些功夫,探索一下。至於武功,提都不用提。一個人辦事情,對分寸的拿捏程度,是境界和能力的體現,顯示了他的水平、層次,和教養程度。”李景明一邊欣賞雨景,一邊說。
“李書記不愧是高人,說得太對了。我是練功出身的,深知力度的把握,多麼重要。我也不會衝動,會把握分寸的,這不,向你們求教啦嘛。我希望入鄉隨俗,在與當地人的和諧相處中,把握好每個『度』,更好地維持身邊的人際關係。”袁林捋捋頭發,總算平靜了下來。
“你看,這些事情應該怎麼處理,楊所長?”
李景明聽了袁林的話後,不住地搖頭,唏噓不已。
他沒時間在這兒盤桓太久,也沒忘了此行的目的。他側過頭,問坐在駕駛座上的楊凡。
“這個簡單啊,我明天就把那個小組長叫過來,了解一下衝突的根源在哪,然後,采取一點小策略,恩威並施,曉以利害,應該可以理順關係、化解衝突和矛盾的。”楊凡用手摸著方向盤,又摸了摸口袋,估計,他想抽煙了。
“西湖美景,三月天呐。春雨如酒,柳如煙呐。有緣千裏來相會,無緣對麵手難牽。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若是千呀年呀有造化,白首同心在眼前……”林小晴坐在右邊,正通過車玻璃,看著煙雨空濛的湖麵。
她很純淨,心裏想到什麼,就來什麼。
歌聲環繞,柔情脈脈,很是動聽。
之後的一件事,卻讓她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