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常委會(1 / 2)

當天下午,李景明借故去曾平家裏坐了會,而後就直接開車回家了。

酒醉飯飽正堪眠。

一個人睡覺別提有多自在了,他睡得很香,像小乳豬。

第二天早起,他告別兩個有說有笑的老人,趕往鄉政府開常委會。

會上,李景明一開始就把蕭誌祥那九本日記本分發給大家,讓各人交替傳閱。“我們平時工作用不用心、努不努力,這就是見證。蕭誌祥同誌的工作態度,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他讓我們培元鄉的最後一個貧困村摘掉了貧困帽子,這一份成績單,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接下來,他宣布了一件事,“蕭誌祥同誌是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也是當之無愧的脫貧攻堅標兵。這一次,省衛視下來采訪,他將代表我們培元鄉,作為主要受訪對象……我建議,大家把熱烈的掌聲,獻給這位腳踏實地、成績突出的老同誌。”

說完,他率先鼓掌來。

他看到坐在旁邊的伍小元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知道他心裏不服氣。

李景明眉頭一皺,首先向他發問:“伍鄉長,你是鄉長,站在你的角度,你覺得,為什麼我們鄉還有那麼多貧困戶?他們為什麼發展不上去?”伍小元搖了搖頭,歎了口氣,道:“你讓我說,我也說不出個啥來,就是窮唄。”

眾人一聽,都樂了。

李景明也笑道:“可是,他們為什麼窮呢?”伍小元回答說:“窮有窮命,越窮就越窮唄,就跟越有錢的也就越有錢一樣。”李景明耐著性子道:“嗯,有這方麵的原因,可是,最基本的原因在哪呢?”伍小元歎道:“村裏人都沒本事,種地種不出來,出去打工也沒人要,就守著幾畝破山地過日子,哪能富得起來?”

“既然是這樣,我們還怎麼幫扶?什麼扶貧攻堅,豈不是一句空口號?!你多看看老蕭的扶貧日記,再對照自己的工作,查原因,找差距吧。”

李景明不軟不硬地懟了他一句。

這個問題說到這裏,就沒有再問下去的必要了。

若再問他也就這樣了。

他看了看湯巧,說:“湯副書記,你對扶貧工作很了解,說說你的看法。”

湯巧想也沒想,脫口而出道:“就我們培元鄉的情況來說,貧困戶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有客觀致貧,如因病致貧,天災人禍,或者因為環境和位置不好而致貧……我發現,絕對貧困戶,大多地處山區,還都是荒山野嶺,可耕種的土地麵積太小,農業農業發展不起來,種植業種植業發展不起來,村民們至多種點玉米高粱、白薯土豆之類的農作物,能供養一家老小吃喝不愁也就撐死了,根本就別想著賣錢。那些地方,連水都留不住,何況是人……他們如果遇上一點點變故,就是大麻煩,小病養成大病,因為他們沒有抗風險能力。”李景明點點頭,示意他繼續說。湯巧繼續道:“這些貧困戶住在山區,交通不便,生活閉塞,人們思想落後,教育程度也低,沒有發家致富的意識和信念,幹脆望天要吃的、破罐子破摔,這就是主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