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花了兩個晚上的時間將《少年時代》看完了,這部曆時12年拍攝的電影,伴隨著演員們12年的光陰,看著那個呆萌小男孩長成一個有點憂鬱氣質的年輕人。12年的時間,濃縮在三個小時的影片裏,時間好像不留痕跡地滑過,但人們容顏的變化、生活的變遷又印刻著時間悄悄走過的痕跡。
可能因為它的拍攝方式,讓我覺得這好像不是一部電影,更像是影片中的少年的真實成長曆程。不知為何,明知道這部影片不會出現多大的波瀾起伏,不會出現什麼狗血劇情,看的時候卻還很緊張。想知道下一個鏡頭,少年會變成什麼樣,少年會因為做出什麼選擇而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如果我有一副能夠看回過去的望遠鏡,也是這樣的感受吧,看著當年的自己在路途的分岔處抉擇,是會慶幸當年的選擇,還是遺憾沒有選擇另外一邊呢?
有人說那是美國青少年的成長經曆,我們難有多大的共鳴。或許文化背景的差異,讓一些經曆、情景難以引起我們強烈的認同感,可是成長的這種感覺,茫然、悸動、好奇、刺痛、平凡,卻是相似的。我看完後,突然想起了我的少年時代。
如果我也有一個攝影機,拍攝自己的少年時代,那會是怎麼樣?回想了一下,似乎也沒什麼大事跡,平凡得和電影中的少年一樣,既沒有要去嘶吼叛逆的青春,也沒有什麼驚險的橋段,有點庸常又有點不甘地活著。或許就是這種平淡,才是大部分時候生活的本質。
我電腦裏有一個遊戲軟件是模擬紅白機,就是以前玩的小霸王裏的遊戲。每次有人看我玩“超級瑪麗”這些遊戲,都會笑我還玩這麼幼稚的遊戲。簡單的遊戲設定和粗糙的顏色搭配,醜醜的主角,卻是童年裏珍貴的遊戲。我想,我也隻是因為簡單,所以用來放鬆心情,因為上下左右,跳起發彈,打個BOSS就能通關。小時候覺得很難通的關,在經曆過成長後,才發現是多麼簡單明了的遊戲,隻要用對技巧,多打幾次,你就贏了。比起真實的生活,那真的太容易了。
曾經朋友下了個“鬆鼠大作戰”的無敵破解版,裏麵的小鬆鼠怎麼滴血都不會丟失生命值。於是我們兩人聯機,沒多久就把這個遊戲打爆了。小時候苦苦打了N次,從來都見不到最大的BOSS,現在打完了,可是卻沒有那種興奮感,而是空虛。這種感覺,就是小時候渴望得到的玩具,長大後再得到時,已經沒有當初的興致了。
雖然我玩的遊戲界麵、打法都和以前的一樣,可是始終有一種感覺,有什麼東西已經改變了。匆匆走過的歲月,橫亙在那些一模一樣的遊戲瞬間。坦克還是那隻坦克,大BOSS還是長得那麼蠢,那個打遊戲的人卻已經被時光雕刻了,可是我們都來不及看出當初的自己與今天的差別。我才知道我會時不時打開電腦裏那個文件夾,不是因為它裏麵的遊戲簡單,而隻是有些懷念打遊戲的童年。
有許多人喜歡故地重遊,懷念過往。我卻總是不喜歡。因為在我看來,故地隻有兩個存留的地方,一個是回憶裏,一個是隨著曾經的某個時間點留在歲月裏。回到故地時,已經不再是當初我們待過的那個故地。小時候走著去上學的小路,街邊的店鋪已經麵目全非,路麵都已鋪上新的瀝青,那些熟悉的小販店主早已老去,隻有陌生的小孩,像當年的自己一樣一路嬉耍。那不再是我幼年走過的小路了,那條小路早已消失在歲月深處了。
年幼時認識的人,你以為從來都是如此,沒有變化。仿佛老人就是一直那麼蒼老,小朋友就是一直那麼稚嫩。我從來沒有想過老人年輕時是什麼樣子,沒有想過他們曾經也是一個小孩。而當你故地重遊時,發現故人年華已逝,原來時間真的可以改變人,悄無聲息。所有的成年人都曾經是稚嫩的孩童,隻是他們的模樣被歲月雕刻了。
也許這就是歲月不可回首。一回首,才發現改變太多,不敢麵對。於時間的無涯之地,回憶就是岸邊的小屋,停靠在那裏,永恒不變。過了那個時間點,就算建造得一模一樣,也不再是那個小屋了。
《少年時代》裏的最後一段話,是長大的男孩遇見一個女孩,他們在落日餘暉中聊起了時間。女孩說她不覺得人們是把握時間,而是時間把握我們。男孩說是的,就像現在。她說的是the moment seize us。Seize是抓住的意思。也許是中英文的語言差異,我一開始並不理解這句話。
但再仔細琢磨,時間真的能抓住嗎?我們以為把握了時間,就能抓住時間嗎?不,不能,我們隻能任其流逝,我們隻是其中的一分子。如果回憶是河岸邊的小屋,我們就如同穿行在時間之河的小舟,被流水帶著走,往前走,不能回頭。
也許時間從來沒有變更,改變的隻是穿行在其中的我們。張愛玲說,於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裏,不早不晚地遇見你要遇見的人。讀來有種蒼涼之氣,也許就是時間的蒼涼。就像是現在,你讀到這句話的這一瞬間,也是在流逝的瞬間。
對於時間,並非擁有就是失去的開始,而僅僅是路過和參與。從未擁有,我們就已經在失去。失去這當下的時間,失去這一瞬間的微妙心境。
《少年時代》的導演理查德·林克萊特用了12年,僅僅是為了拍一個人的成長嗎?我想,不是的,他可能是想說時間、說變化。正如他用了兩個9年拍出了愛的三步曲。每隔9年拍一次故事的延續,中間的階段我們不得而知,但在每9年一次的重逢中,我們看到了人物的變化和一直都存在的愛。《少年時代》裏每一年的間隔,從來沒有點明,你看到的隻是少年每年成長中的一小段故事,而你又真真實實地看到了他的變化,那時間流水的痕跡。
也許這種蒼涼感,是時間獨有的屬性。不是悲傷,也不是無奈,它一直如此,我們隻是其中的小舟,沒得反駁,也無須反駁。走在時間的無涯之地,我們經曆人生的各個階段。從一個懵懂的小孩,初懂生活的無奈,長成一個青澀的年輕人,尋找所愛,尋找這一生的答案。
電影裏母親在兒子要去上大學時帶淚的一番話,聽來尤為動容。也許這是大多數人生的真實寫照。堅強的單親母親撫養孩子長大,教育他們,自己堅持讀書,找到更好的工作,也經曆了再婚的甜蜜與辛酸。等到孩子們上大學時,突然感到自己人生的荒涼,好像一切都要結束了,辛苦奮鬥的理由要結束了,接下來是等待退休與老去了嗎?本來還以為自己可以再做點什麼不一樣的事,現在才發現好像也沒做出點什麼,人就已走向蒼老。
不知道這個聽著母親哭訴的少年,是不是終將有一天也會有這樣的感歎?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人生的答案,不斷地追問自己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去哪裏。可是,也許答案永遠不會清楚。我們一直沿著時間的長河往前走,心想答案應該在前麵。走著走著,才發現前麵根本就沒有答案。也許這個追尋的本身,便是答案所在。
於時間的無涯之地,從來沒有太早或太晚,因為它一直就這麼靜靜地流淌著,載著一隻隻小舟,荒蕪又蒼涼。沒有起始,也沒有終止,亙古不變地存在著,隻有小舟在不斷地行駛,被時間的河水衝刷了輪廓,改變了模樣。我們抓不住時間,也阻止不了改變,是時間抓著我們,帶著我們不斷前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