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劍寒的言行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以餘德水為首的這些人都感到趙劍寒是真的把他們當成了朋友、夥伴,而不是下人,在這個等級森嚴的社會裏,他們從未見過這樣的東家,每一個被介紹到的人眼中都閃耀著感激和興奮的光芒,紛紛拍著胸脯大聲表示要努力幹活,報答少東家的恩情。
“士為知己者死”,雖然這些人文化水平不高,可是並不妨礙他們拚死效命的決心。這時候,他們都忘記了趙劍寒的年齡,心裏隻有少東家對他們的尊重和關心,隻有少東家的博學多才,隻有對未來前途的信心。
一直跟在趙劍寒身後的董雲山心裏感概萬分:將軍大人是依靠身先士卒、賞罰分明贏得了將士的忠心和愛戴,而小公子平等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從工匠到夥計,再到護衛隊的隊員和山莊裏的傭人、丫鬟,無形之中就讓大家產生了誓死跟隨的想法,這父子倆都是做大事的人啊!
在餘德水介紹的眾人中,有兩個相貌普通的人引起了趙建寒的注意,他們一個叫楊誌信,另一個叫湯懷仁,原來都是北方建工計劃處的人,他們對尋找煤礦很有心得,幾個月來已經找到了好幾處煤礦,為保障冬季蜂窩煤的供應立下了頭功。
由於官府實行鐵鹽專賣製度,購鐵批文需要疏通很多關係才能拿到,因此北方建工製作壁爐的生鐵一直處於短缺狀態,去年由於與肅州官府的關係好,影響還不大,今年北方建工的規模擴張較快,現在碰到瓶頸了,沒有鐵爐子,煤礦再多也沒法發展新用戶,還有幾個月就到了冬季,眼看著大把賺錢的機會有可能溜掉,北方建工的高層都很著急。
當韓文棟得知趙劍寒找到了鐵礦,高興得像個孩子一樣跳了起來,他相信無所不能的小公子能夠練出足夠的精鐵,解決北方建工目前的困境,也相信小公子能想出辦法解決官府的采礦和生產許可的問題。於是他馬上調集北方建工最好的工匠和剛訓練出來的配送隊來到臥虎山莊,其中就包括楊誌信和湯懷仁這兩個探礦方麵的能手。
“難道這倆人是天生的地質隊員麼?”趙劍寒聽到他們倆的成績感到有點驚訝,把他們拉到一邊交流了探尋煤礦方麵的經驗。原來他們並不是對礦石有特別的研究,更不是什麼地質學家,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細心。
北方建工最開始的幾座煤礦都是趙劍寒找到的,他們倆仔細考察了這幾處煤礦的環境,包括岩石的外形、色彩和植被的生長等方麵都做了詳細的記錄,然後就四處打聽符合這些條件的地方。他們就是用這種方法為北方建工找到了五處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