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的十幾個孩子都是韓文棟他們的後代子弟。得知小公子在教授一些孤兒讀書識字,乘趙劍寒參加互市的時候,韓文棟和王秀才向趙劍寒提出,能否讓他們的孩子也到臥虎山莊去學習。
不管是楊樹村的村民還是韓文棟他們這些北方建工的高層,都是趙家的鐵杆支持者,趙劍寒當然不會讓他們失望,因為當時還沒有正規的教室,所以趙劍寒讓他們再等一段時間,一旦教學條件具備了,就會通知他們。
現在臥虎山莊已經建成了三間大教室,趙劍寒覺得擴招的時機成熟了,於是在信中囑咐韓文棟將這些孩子一起送過來。趙劍寒相信經過自己的進行教導,這些孩子都會成為自己事業的中堅力量。
餘德水他們的隊伍中還有八十多輛大車,裏麵裝滿了糧食、棉花等物資,足以保證上千人一年之內不餓肚子。北方建工去年冬天賺了不少錢,除了少部分留下來支付人員工資、開辟新的分部,其餘的銀兩都用來采購糧食等生活必需品。
趙劍寒知道明朝末年災害不斷,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就是因為百姓們沒有吃的才爆發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他可不希望自己費盡心思、用火器武裝起來的軍隊因為缺糧而崩潰,因此向韓文棟他們反複強調糧食的重要性。
中國人向來有勤儉節約的傳統,手裏有了錢就會買地囤糧,趙劍寒要求韓文棟他們不要太在意土地,直接購買糧食,災害來臨的時候,土地又不能當飯吃,遇到社會動亂,土地還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包袱。
所以這幾個月來,韓文棟陸陸續續買了不少糧食,每次向臥虎山莊運貨的時候都要運過去一些,臥虎山莊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囤糧的好地方。
傍晚的時候,趙劍寒接到了餘德水他們到來的消息,趕緊和董雲山等人一起來到山莊外麵迎接。
餘德水隻是在肅州城見過趙劍寒兩次,他至今還記得趙劍寒說的那些話,指出了北方建工的發展方向,讓他們不要有小富即安的思想,他和戰友們正是按照這個思路行動,使得北方建工擴展到了現在的規模,吸收了大量的工匠和流民,解決了上千戶家庭的生活來源,贏得了很高的聲譽。
不僅如此,幾個月後冬季來臨的時候,北方建工想必會迎來一個大豐收,收入會比去年多好幾倍,其財富和影響力直追那些曆史悠久的世家大族。每次想到這裏,餘德水都不由得佩服小公子的遠見卓識,因此見到趙劍寒之後,餘德水搶先一步,恭敬地彎腰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