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臥底(2 / 2)

以前曾昌嘯也是一個唯利是圖的人,什麼賺錢就賣什麼,很少考慮其他因素,否則也不會幹上走私這一行,這一次是因為財力不夠,又是單人匹馬,進貨的渠道不廣,隻好購買一些絲綢、茶葉之類的物品,由於同類走私的物品較多,其利潤遠比不上糧食和精鐵,這些禁運物資都掌握在那些財勢雄厚的大家族手中,其他人無法大批量購買,曾昌嘯也是因禍得福,才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趙劍寒繼續說道:“你原先的那批絲綢我會安排人運回來,就作為你的本錢吧,以後賺取的利潤都歸你,爭取把買賣做大,等你在這條走私商路上站穩了腳跟,我還會派人來給你幫忙,他們都很能幹,既能當夥計還能當保鏢。”

趙劍寒希望曾昌嘯擔任臥底的角色,摸清走私商路上商隊、山賊和關外蒙古人的情況,如果曾昌嘯能夠在這條充滿危險和意外的商路上生存下來,趙劍寒準備培養一些精幹的偵查員,保護曾昌嘯的同時,探測沿路和蒙古人的勢力分布,繪製地圖,為以後進軍關外做好準備。

中國一直是個官僚社會,商人的地位很低,不管財力多麼雄厚,都很難有自保的力量,北方建工和萬家樂商行的業務將會越來越大,難免引起一些權勢人物的貪婪之心,他們可能會勾結官府,吞並這兩家會下金蛋的“雞”,如果沒有相應的製衡手段,到時候就非常被動了,趙劍寒一直為這件事情擔心。

如果掌握了大家族走私戰略物資的證據,即便暫時阻止不了,也可以作為自己的一張王牌,通過談判或者交易使得他們的勢力為己所用,趙劍寒安排曾昌嘯調查大家族走私的另一個目的就在於此。

不管什麼時代,頭腦最為靈活、反應最為敏捷的都是商人,盡管曾昌嘯不知道趙劍寒的全盤計劃,聽到自己的任務之後,他就猜到新主人在為未來布局,根據這些天他了解的情況來看,趙劍寒就是這裏的最高決策者,其身後並沒有人指使。

聯想到新主人手下那幫如狼似虎的護衛,再加上源源不斷生產出來的布匹和那些新奇的“水晶”製品,財勢絕不會在任何大家族之下,如果這些都是主人自己發展起來的,那就太不可思議了,曾昌嘯覺得趙劍寒是一個老謀深算的梟雄,隻不過披了一張小孩子的表皮罷了。

有了這樣的想法,曾昌嘯的態度益發恭敬,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倆人談論了許多隱藏身份、通信密語等方麵的細節問題,直到快吃晚飯的時候,曾昌嘯才離開趙劍寒的住處。

曾昌嘯沒想到自己的猜測從某種程度上說已經非常接近事實了,而趙劍寒也沒有想到自己布下的這枚棋子,會發展成為他麾下最大的境外情報機構,其派往各地的商隊,就是趙劍寒的眼睛,也是大軍攻城掠地的急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