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趙劍寒興致勃勃地說道:“那我們快走吧。”
“這才像個小孩子的樣子嘛。”周衝心裏想到,趙劍寒這兩天言行舉止都像一個成年人,尤其是他們一行人恐怖的戰鬥力和高超的武藝給了周衝很大的壓力,現在看到趙劍寒又是跳、又是蹦,反而覺得親切和真實了許多。
第二個地點仍然是一個山穀,不過兩旁的山上隻有一些雜草和矮小的灌木,山上山下都有大片裸露的岩石,呈現出青黑色,看起來讓人覺得有點壓抑。
經過仔細辨認,趙劍寒確認這些山石也是鏡鐵礦和菱鐵礦混合礦石,從外表看,儲量比樺樹溝那邊一點也不少,礦脈的長度也有將近三裏。
趙劍寒問道:“這個山穀叫什麼名字?”
周衝答道:“這裏獵物不多,我們很少過來,沒有起名字,趙公子如果有興趣,就為他起一個名字吧。”
趙劍寒點點頭,說道:“這裏看起來都是黑色,那就叫它黑溝吧。”
從此,樺樹溝和黑溝就成了趙劍寒所擁有的第一個大型鐵礦石產地。
董雲山疑惑地問道:“少爺,這些石頭看起來黑不溜秋的,能夠煉出鐵嗎?”
這句話提醒了趙劍寒,根據腦子裏的記憶,鏡鐵山鐵礦以鏡鐵礦和菱鐵礦為主,多與重晶石、碧玉等組成條帶狀構造,品位接近百分之四十,這種礦石如果不加處理,應該達不到高爐煉鐵的要求。
中國在戰國時期就有了煉鐵的高爐,曾經誕生過歐冶子這樣傑出的人物,可惜那些能工巧匠的手藝都是師徒相傳,很多都失傳了,一直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鋼鐵冶煉的理論,現在煉鐵的水平不見得比得上秦漢時期,除了技術上沒有發揚光大,或許就有高品位鐵礦石消耗殆盡的原因。
趙劍寒前世在緬北主持過鋼鐵廠的建設,那時候用的原料都是經過選礦等工序處理過的精礦,品位在百分之六十以上,這才生產出合格的產品。趙劍寒以前非常自信,自己能夠創建以鋼鐵冶煉為基礎的現代工業基地,就是源於自己的知識和這段特殊的經曆。
中國的鐵礦雖然不少,可是幾乎都是貧鐵礦,鏡鐵山鐵礦也同樣如此,趙劍寒前世到過采礦場,那高大的選礦設備曾經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到這些,趙劍寒意識到哪怕自己將緬北的那套煉鐵高爐完全複製出來,煉出來的鐵質量可能好不到哪裏去。
“自己還指望製造機床等工業設備,沒有合格的鋼鐵怎麼行?一位偉人曾經說過,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不就是選礦嗎?大不了多費點人工,多幾道工序,也要煉出優質的鋼鐵來。”
想到這裏,趙劍寒從董雲山那裏要了一把鋼刀,將地上的一小塊礦石劈成小碎塊,仔細看了一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