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昌嘯痛快地承認了自己走私商人的身份,他在賭,希望用自己的坦誠換取對方的信任,賭注就是自己的生命。
趙劍寒看到此人沒有堆砌謊話開脫自己的罪責,覺得他還是很識時務的,於是接著問道:“就你一個人被抓嗎?”
曾昌嘯哀歎一聲,搖搖頭說道:“我們一夥八個人是同時被抓的,不過他們都陸續被贖回去了,我把所有的身家都用來進貨了,倉庫裏的那些綢緞就是我的貨物,全家值錢的東西都拿出去做了抵押,根本沒錢來贖我回去,所以我為了多活一些時,告訴山賊的地址是假的,你們要是晚來幾天,我可能會被山賊們淩遲處死了,唉,真要是死了也好,估計家裏的妻兒老小現在都在挨餓,可憐我那三個未成年的孩子,我現在一貧如洗,有何麵目再去麵對他們啊?”
看到趙劍寒年幼,為了激起他的同情心,曾昌嘯把自己說的非常淒慘,趙劍寒這才明白為什麼山賊手裏有這麼多銀子,原來剛做了一票大買賣,不過現在,這些銀子已經改姓趙了。想到這裏,趙劍寒笑了,對曾昌嘯的訴苦好像沒聽到似的,繼續問道:“你這是第幾回走這條路?”
曾昌嘯老老實實地回答:“這次是第三次。”
趙劍寒來了興趣,詳細詢問了這條走私路線的情況,而曾昌嘯看到對方對自己的態度有所好轉,慶幸自己押寶押對了,活命的希望大增,趕緊把自己知道的一切詳細述說了一遍。
一百多年前,西北吐魯番與青海蒙古部落日益強大,哈密衛城幾度被吐魯番攻破,明朝設立的西北諸衛全部喪失,明軍退守嘉峪關,那時候這條走私通道就被走私商人開辟出來,經過幾十年的變遷形成了如今這個情形。
每當朝廷實行閉關,這條路就會興旺起來,開始是零散的商人,後來因為土匪越來越多,大家結成商隊,雇傭某些鏢師做護衛,走私的規模逐漸擴大,由於其中的利潤十分可觀,引起了陝西境內許多大家族的注意。
這些大家族自然不會放過這塊肥肉,紛紛加入其中,他們財勢龐大,走私的規模比曾昌嘯這樣的小商人組合大很多,這麼多年下來,賺取了數不清的銀子。據曾昌嘯所知,張掖、武威等地的大家族幾乎全部參與了走私活動,隻不過各家販運的貨物不同罷了。
趙劍寒不動聲色,示意曾昌嘯繼續說下去。
關外的胡人需求十分旺盛,布匹、綢緞、茶葉、食鹽、糧食、鐵器、工藝品等等,他們都需要,而馬匹、毛皮在內地也是供不應求,雙方各取所需。走的越遠,與內地價格的差距就越大,獲得的利益也越大,有些商隊曾經走到哈薩克或者拉薩以遠的地方。
因此,商隊在關外是很受歡迎的,許多蒙古部落甚至會出兵保護和他們有生意來往的商隊,盡管不時有馬賊出沒,到了關外以後,商隊的安全性反而比較高,最危險的就是這一段在祁連山的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