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趙建寒的回歸,臥虎山莊又恢複了以前的運轉節奏,趙劍寒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教學上,但他每天都抽出時間和工匠們進行交流,解答他們的問題。
少莊主回來之後的第三天,山莊發布了一條消息,招募十六歲以下的少年當學徒,學習財務管理,先生是少莊主的仆人趙木。
自從趙劍寒指導工匠們造出了水力紡織機和肥皂之後,山莊的人都認為少莊主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連帶著他身邊的人都受到了追捧,趙木現在就深有體會。
不管是山莊原先牧民還是後來隨趙劍寒來的工匠,他們都把自己的孩子送過來報名,有些孩子還不滿十歲,更有一些人高聲詢問:“咱們家隻有閨女,能報名不?”
趙木沒想到出現這種情況,措手不及之下,一下子就被人群給淹沒了,後來還是趙民出麵,才讓眾人散開。
可是趙木卻為難了,按照主人的吩咐,名額隻有十個,可是現在有幾十個人,他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大家學習的熱情很高啊!”趙劍寒聽說這個事情以後,陷入了沉思,前幾天,楊樹村的孫村長也跟他講過,希望他能把村裏的適齡兒童全部帶到臥虎山莊接受教育,可是趙劍寒覺得自己的事情太多,帶的學生多了會影響教學效果,再說山莊裏也沒有這麼大的教室,所以婉言推脫了。
“他們現在都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這是一件大好事,如果拒絕了,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可是我又分身乏術,怎麼辦呢?”趙劍寒想了半天,終於找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按照年齡大小,先錄取年紀最大的二十名少年,男女不限,趙劍寒盡量抽時間給他們講課,如果抽不出時間,就由趙木做老師,每天下午給他們講授基本的語文和數學知識,使用和孤兒們同樣的教材,三個月以後,成績最好的十個人留下來,幫助趙木管理山莊的財務和物資,其他的人到時候另行安排。
這三個月的時間裏,他們應該能認識幾百個漢字,能學會簡單的數字計算,一般的工作也可以拿下來了。
等第一批人結業之後,再招收下一批學生,如此循環下去,以短訓班的新式將山莊的少年兒童進行一次掃盲教育,從中也可以發現一批好苗子,再進行進一步培養。
如果這種辦法有效的話,趙劍寒還考慮將短訓班的招生範圍擴大,把楊樹村的那些孩子們也接到這裏來進行培養,這樣自己手下的人才就會越來越多。
隨著事業的發展,新產品會不斷出現,以後需要有文化的人更多,趙劍寒不愁沒法安排他們的工作。
不過這樣一來,自己的負擔更重了,趙劍寒哀歎道:“想要創業真是不容易啊!不過既然自己選擇了這條道路,就要堅持下去,就當自己是自作自受吧。”
趙木宣布了少莊主的決定之後,得到了所有人的擁護,大家都有機會,就不用爭搶第一批的名額了,報名點的秩序很快恢複,首批十四五歲的少年得以入選,其中有八名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