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劍寒把自己的想法毫無保留地向他們倆說了出來,韓文棟和王秀才聽到趙劍寒又找到了新產品,即驚奇又高興,同時也對趙劍寒的想法表示理解和支持,韓文棟說道:“楊樹村我知道,好多軍中的兄弟都是從那裏出來的,咱們的日子過好了,可不能忘了那些兄弟。”
王秀才也說道:“公子,你的想法很好,咱們北方建工發家的速度太快,難免會遭人嫉恨,另外成立一家商行比較穩妥,咱們表麵上井水不犯河水,誰也想不到咱們其實是一家人,以後萬一有什麼意外,他們也可以相互照應。”
趙劍寒看到他們如此明事理,依然保持著自己的本色,心裏非常欣慰,一拍手,說道:“大家都能這麼想就好,秀才叔叔說得對,咱們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那咱們就這麼說定了,再成立一個商行,我看就叫‘萬家樂’貿易商行,你們看怎麼樣?”
“不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王秀才笑著說道:“公子的這個比喻很貼切,一語道破咱們以後的行事準則啊!我看‘萬家樂’這個名字很好。”
“萬家樂”這個牌子朗朗上口,非常大眾化,趙劍寒也是臨時起意把它搬到了這個時代,韓文棟也覺得這個名字很好,三個人就把貿易商行的名稱定下來了。
隨後他們開始商議商行掌櫃的人選問題,韓文棟和王秀才不約而同地推薦了一個人:霍仁偉。
這個霍仁偉原先是一個商人,去年冬天,他經過調查發現肅州一帶木炭供應緊張,覺得這是一個發財的好機會,就把自己所有的身家拿出來,到外地進了一大批木炭,等他把這批木炭運回來的時候,北方建工橫空出世,一下了奪走了大部分客戶,木炭的價格隨之大跌。
霍仁偉不僅沒賺到錢,反而賠了一大筆,處於破產的邊緣,這時候北方建工大量招聘原先經營木炭的工匠和商販,給的工錢還不低,霍仁偉沮喪之餘對這個突然出現的龐然大物很感興趣,於是應聘來到了北方建工。
由於他有經商的經曆,韓文棟把他安排在計劃處,負責與客戶商談壁爐和蜂窩煤的購買契約,當時壁爐和蜂窩煤正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有些心急的客戶因為供貨的問題和北方建工發生了一些糾紛。
這時候霍仁偉顯示出了他經商的才能,他總能夠想辦法先把客戶安撫下來,然後主動與計劃處的同僚協商,盡量調整生產計劃,客戶看到他為自己的事忙進忙出,氣也就消了,盡管依然沒能拿到現貨,還是心平氣和地回去了。
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很多次,韓文棟他們發現了霍仁偉的才能,讓他負責商務科和計劃科。霍仁偉把這兩個科室管理得井井有條,生產和配送計劃基本上沒有出現大的問題,客戶也比較滿意,為韓文棟他們分擔了很大的壓力。
“如果不是我突發奇想搞出了蜂窩煤,估計這個霍仁偉已經小發了一筆呢。”聽了韓文棟和王秀才的話,趙劍寒心裏想到:“看來這個人在管理上很有一套,商業嗅覺也很不錯,或許真的是貿易商行掌櫃的合適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