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化學工業最重要的是“三酸兩堿”,現在燒堿和純堿已經解決了,製造玻璃的原料隻剩下泡花堿。
另外,趙劍寒已經準備了金屬鉛,以後找到了硫磺礦,就可以製作硫酸了,硫酸是鋼鐵工業所不能缺少的,特別是軋鋼的時候,每生產一噸鋼鐵需要兩噸硫酸。用硫酸和硝石還可以生產出硝酸,有了硫酸和硝酸,還可以製造炸藥,其意義不言自明。
據趙劍寒所知,大量的天然堿和硝石礦藏都在新疆、蒙古這些地方,目前實力不足,隻能用貿易的辦法,用布匹進行交換,可是現在邊境形勢緊張,明軍和蒙古部落正處於軍事對峙,邊境貿易每年隻開放一次互市,這也是趙劍寒急於在關外獲取立足點的原因之一。
過了十幾天,趙劍寒設計的新式加熱爐完工了,加熱爐坐落在水壩的後麵,比一般鐵匠們使用的爐子高大了許多,有一架水車專門為加熱爐的風箱提供動力,幾個月前搶修的水壩不僅擋住了河水,還成為諸多新設備實驗的場地。
同時,工匠們完成了四個不同大小的粘土坩堝和石墨坩堝,趙劍寒決定馬上就進行試驗。
四個坩堝裏都按照一定的比例放了石英砂和純堿,然後放到加熱爐內,首先用煤做燃料進行試驗,結果過了好長時間,坩堝裏的石英砂和純堿還是沒有融化的跡象,此時爐內的溫度已經明顯比一般鐵匠們使用的爐子高,至少證明了新式加熱爐設計上是成功的。
趙劍寒下令向爐內加入焦炭,爐內的溫度進一步提高,石英砂和純堿終於開始融化了,石墨坩堝裏的混合物融化的速度明顯要快上不少,正當人們高興的時候,那兩個石墨坩堝“嘭”的一聲碎裂了。
石墨坩堝的製作難度較大,需要先對天然石墨晶體進行提純,還不能讓它在高溫下和氧氣發生反應,出現這樣的情況實屬正常,製作這兩個坩堝的工匠叫楊道中,看到這種情況,他的臉色變得煞白,身體搖搖欲墜。
趙劍寒眼明手快,一把將他扶住,說道:“楊師傅,你不要難過,這種石墨坩堝以前從來沒人做出來過,想要做好很不容易,要經過反複思考、設計和實驗,一次失敗不要緊,隻要堅持下去,我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
聽到小東家安慰自己,楊道中心裏好受了一些,趙劍寒接著將自己所知道的有關石墨的知識告訴了楊道中,並讓他先用石墨製造出鉛筆,借機了解和熟悉石墨的性能,然後再來攻克石墨坩堝這個難關。
趙劍寒最後說道:“楊師傅,你的這項工作非常重要,我知道你的手藝精湛,才把這個任務交給你的,我有足夠的耐心,哪怕需要幾年的功夫我也等得起,你就大膽地試驗吧,有什麼困難或者有什麼新的設想,你可以隨時找我商議。”
話已經說到了這個地步,楊道中終於放下了思想包袱,向趙劍寒表態:“既然東家看得起楊某,我一定竭盡所能,為東家做出這種石墨坩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