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仿製品和水泥(2 / 2)

臥虎山莊這邊,除了紡織廠,工匠們還建起了一座磚窯,根據趙建寒的指示,專門生產耐火磚。

在趙劍寒的計劃中,鋼鐵冶煉和玻璃製造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兩個行業都離不開耐火材料,由於前世的工作經曆,他隻知道最容易獲取的耐火磚是矽磚,其成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二氧化矽,所以他把自己的要求告訴那些工匠們,讓他們自行想辦法用之前囤積的河沙來製造。

不管是鐵匠還是泥瓦匠,他們都有燒製耐火磚的經驗,也知道如何尋找耐火粘土,現在無非是沙子的比例大一些罷了,經過半個月的摸索,他們就造出了成品。

另外,趙劍寒還讓工匠們造了一座生產水泥的立窯,趙劍寒雖然沒有在水泥廠幹過,但是水泥生產的原理和配方對於一個化學工程專業的大學生不是什麼秘密,立窯是水泥生產史上比較原始和簡單的方法,中國直到二十一世紀初還有人在用立窯生產水泥,趙劍寒畫出了原理圖連同水泥的配方一起交給工匠們,讓他們自行摸索建造。

工匠們雖然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水泥,不過立窯和磚窯有許多相似之處,配方上的原料臥虎山莊附近都有,工匠們沒有讓趙劍寒失望,隻用了一個月就燒出了第一爐水泥,盡管產量不多,標號也不高,但畢竟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工匠們開始不明白這些白灰有什麼作用,趙劍寒就讓他們用磚頭和水泥砌了一道矮牆,這下工匠們都明白了,這種不起眼的白灰比他們以前用的米汁的粘合性一點不差,還可以節約糧食,成本又低,確實是個好東西。

工匠們遠遠低估了水泥的作用,不過趙劍寒也沒有多費口舌跟他們說明,隻是讓他們繼續探索提高產量和質量的工藝。

立窯生產水泥對工匠的要求較高,產量和質量都不理想,其實趙劍寒對回轉窯的原理也非常清楚,可是沒有鋼鐵,回轉窯那龐大的窯體根本就造不出來,隻好等待以後再說。

趙勝所率領的山莊護衛隊完成了河堤的建造之後,就開始接受董雲山他們的訓練,這些人也可以說是馬背上長大的,騎馬射箭的基本功相當好,經過短時間的訓練,他們可以熟練地排出各種隊形,協調配合能力大大提高,很快就掌握了一些常用的騎兵戰術。

不過隊列訓練開始以後,他們就感到非常吃力了,幾句簡單的口令都要很長時間才能反應過來,排成的隊伍歪七扭八,比剛入伍的農民強不了多少,董雲山他們又是打、又是罵,效果總是不理想,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稍微有了一點軍隊的樣子。

後麵還有火槍射擊訓練,離小主人規定成軍的時間隻有兩個月,趙勝急得嘴巴都起泡了,隻好督促手下拚命地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