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新式教育(2 / 2)

接下來趙劍寒公布了作息時間表,早上卯時三刻(六點半)起床,進行半個小時的長跑練習,晚上亥時一刻(九點半)睡覺,上午和下午各上兩節文化課,每節課半個時辰(一個小時),中間穿插文娛活動和武術練習,晚上複習、做作業,做完作業就可以玩了。

考慮到自己和這些孤兒都是長身體的時候,趙劍寒留出了九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其他的時間與軍隊的作息時間差不太多,趙劍寒想從小就培養他們守時和鍛煉身體的習慣,不管他們以後是從軍還是做技術工作,良好的習慣都是必不可少的。

下午,趙劍寒先給他們上語文課,從拚音字母開始講起,並給他們每個人發了一本自己編寫的教材,教室裏傳出一片“a、o、e、i、u、ü……”的聲音,這些孩子以前都沒有上過學,所以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對的,一個個認真地跟著趙劍寒朗讀起來。

一個小時之後,趙劍寒帶他們來到山莊外草原的一角,教他們用樹枝搭起了兩個小球門,掛上早就準備好的漁網,在四周畫好邊線,然後拿出一個用碎步縫起來的小球,給他們講授手球的規則。

其實趙劍寒更希望教他們籃球或者足球,不過這個時代找不到足夠結實又能充氣的東西,隻好拿手球來湊合,規則上也改成不能運球,每個人持球走動不能超過三步,犯規則失去球權,其他的與前世的手球規則類似,將布球射入對方球門就算得一分,一刻鍾(半個小時)一場,敗者下場,罰做俯臥撐。

趙劍寒將他們分成三隊,每隊八個人,剩下一人做裁判,第一場比賽裁判就由趙劍寒親自擔任。

這項運動可以培養他們競爭和團隊配合的意識,又有娛樂和鍛煉身體的作用,當然還能讓他們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是趙劍寒所能想到的比較好的集體運動項目。

手球的規則並不複雜,孩子們聽了一會兒就記住了,一群孩子在場上瘋跑起來,不過聽起來是一回事,做起來又是另一回事了,場上犯規頻頻,趙劍寒手裏的竹哨不停地響起,然後他就向他們耐心地解釋什麼動作是犯規,等他們明白之後,交換球權重新開球。

經過半個小時的實踐,這些孩子漸漸地改進自己的動作,犯規開始減少,比賽能夠進行下去了。趙劍寒則在一旁觀察著他們每一個人的表現,熟悉他們的個性和特點。

還沒等他們玩盡興呢,趙劍寒中止了遊戲,到了上第二節課的時間了,孩子們盡管有點依依不舍,還是聽話地回到教室坐好。

第二節課是數學課,趙劍寒從阿拉伯數字0-9開始講起,並讓他們將這些數字和自己扳指頭數數聯係起來,同語文課一樣要求他們在練習本上反複練習,並且布置了作業,要求他們利用晚上的時間獨立完成,否則會麵臨嚴厲的懲罰,累教不改者將被趕出臥虎山莊。

這些孩子們從記事起就沒過一天好日子,更別提讀書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們深深地體會到了如今的機會是如何難得,沒有一個人不珍惜,學習的勁頭一個賽一個,生怕自己落後了,惹得小先生不高興。

趙劍寒看在眼裏,喜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