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掃完戰場,趙振東馬上收兵返回嘉峪關,也不管積壓的軍務,帶著兒子回到家裏。剛進家門,父子倆身上濃濃的硝煙味還沒有散去,徐氏圍著他們倆聞了聞,皺著眉頭質問道:“你帶兒子出去打火槍了?”
前一個月,趙振東沉迷於火槍的分段式射擊的威力,日夜操練士卒訓練,每次回來身上都有這股味道,因此徐氏也知道這是火槍射擊以後留下來的,他以前聽丈夫說過火藥的危險性,今天丈夫一大早就把兒子帶出去了,結果回來就帶著滿身的硝煙味,徐氏有點不滿了。
兒子才八歲,平時練武也就罷了,可是帶兒子去打火槍就有點過分了,要知道兒子還沒火槍高呢,要把兒子培養成一名戰士,也不用這麼心急吧?這個世界上哪個母親願意自己的孩子從軍呢?她要是知道今天發生的事情,非得暈過去不可。
自從兒子受傷醒來之後,在學業上有如神助,進步飛快,連晦澀難懂的四書五經都學的似模似樣,徐氏興奮不已,開始憧憬兒子考秀才、中進士,進身仕途的美好前景,她不止一次向丈夫提起給兒子請一個高水平先生的話題,可是趙振東知道兒子真正的想法,又不能說出來,隻好唯唯諾諾,敷衍了事。
徐氏還以為丈夫一心想讓兒子接自己的班,頗有怨言,趙振東為此心懷愧疚,再加上他又同意了兒子出去創業,所以這段時間對妻子十分謙讓。聽到妻子的質問,趙振東訕笑到:“我們倆就在旁邊看著,一點危險都沒有,你就別擔心了,不信你問問兒子嘛。”
趙劍寒正在一旁偷笑呢,發現話題扯到自己頭上來了,急忙露出一副興奮的表情,說道:“爹爹他們排出的火槍陣可好玩了,比過年放爆竹好玩多了,可是他們就是不讓我去放。”
徐氏懷疑地看了看這父子倆,最近她總覺得的他們有點不對勁,似乎有什麼事情瞞著自己,可是又沒有證據,隻有絮絮叨叨地叮囑了一大通,這才離開忙家務去了。
好不容易過了關,趙振東拉著兒子來到自己的書房,伸出大拇指表揚道:“寒兒,這神仙傳授下來的火槍比鳥銃強多了,打得遠、打得準,還打得快,今天可全靠這種火槍我們才輕鬆取勝的,這次楊樹村沒有白去。”
今天這場戰鬥,也算是對自己設計的槍彈的一次實戰檢驗,結果還是比較理想的,趙劍寒傲然說道:“那當然,爹,你還以為寒兒到楊樹村是去玩的嗎?寒兒已經不是三四歲的小孩子了。”
“是,你不是三四歲的小孩子,你是快九歲的小孩子。”趙振東心裏嘀咕著,嘴裏卻是另一套說辭:“寒兒,上次為父給了你們三十支鳥銃,結果你帶回來了二十五支這種後裝燧發槍,為父的庫房裏還有七百多隻鳥銃,你能不能都給改成這種槍?那樣的話,為父可以替你把關外那些蒙古部落和馬賊全部掃平,這樣你就可以直接去建你那個什麼工業基地了。”
趙劍寒已經料到父親想把這種燧發槍給自己的部隊裝備,對此他早有準備,回答道:“爹,你不覺的我們今天贏得非常僥幸嗎?”
趙振東一愣,說道:“僥幸?怎麼會呢?馬賊被我們打得一點還手之力都沒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