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送上門來(1 / 2)

課本印刷的問題解決了,趙劍寒長籲了一口氣,緊接著他又定購了大量的紙張筆墨,他專門安排了人手,等黑板、粉筆和課本準備好了以後,一起運到臥虎山莊。

肅州城的事情告一段落,趙劍寒和韓文棟、王秀才他們告別之後,帶著李叔和董雲山護衛踏著皚皚白雪再次光臨鄭家村。

距離上次來的時候已經過去一個月了,半個月前,鄭宏、鄭偉倆兄弟想方設法終於完成了趙劍寒的囑托,做出了遊標卡尺和十支鐵製小箭,他們還根據趙建寒的提示做出了風車,在大部分時候可以代替人力向加熱爐供風,效果良好,可是萬向節卻怎麼也做不出來。

可是上次那個知曉《魯公秘錄》的小公子一直沒有派人來,眼看著絕世寶典似乎就在眼前,可就是得不到,這些天兄弟倆食不甘味,教導徒弟的態度粗暴了許多,他們一心盼著趙劍寒能再次出現,頗有點望穿秋水的味道。

皇天不負有心人,得知上次那輛馬車又進了村,兩人以與自己的年齡不相稱的速度迎了上去,獻寶似的把他們的作品拿出來給趙劍寒過目。

遊標卡尺用上等木料製作,入手比一般的木料重一些,手感很好,上麵的刻度比較醒目,遊標的滑動還算比較順暢,按照遊標上的刻度,尺子的精度應該達到了二十分之一分(零點一六毫米左右),測量頭發絲可能還差點,不過足夠應付一般的機械加工了。

在不影響使用的前提下,鄭宏還在尺的兩端雕刻了兩隻老虎,使得這把遊標卡尺看起來更像是一把藝術品。

十支小鐵箭打造的也非常精致,箭頭十分鋒利,箭身很光滑,顯然經過了精心的打磨,趙劍寒順手用遊標卡尺量了一下,發現它們的大小幾乎完全一樣,誤差不超過零點五毫米,趙劍寒滿意地點點頭,翹起大拇指,把他們稱讚了一番。

得到了這個小“祖宗”的讚譽,鄭宏、鄭偉兄弟覺得渾身的骨頭都輕了幾斤,滿是皺紋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鄭偉拉著趙劍寒來到他的鐵匠作坊,指著高聳的風車向他介紹自己的作品。

風車指向西北方向,空中呼嘯的西北風使得風車飛快地旋轉著,室內加熱爐的進風口已經用一個小巧的三葉風扇代替了原來的風箱拉手,風車後麵的飛輪和風扇旋轉軸用皮帶連接,組成了一套自動供風係統,風車和風扇都是用木頭製作的。

這個時代木匠們的手藝十分精湛,他們能做出這些東西不足為奇,趙劍寒感興趣的是他們製作加工小鐵箭的方法,在沒有鐵製模具的情況下,他們能做出十支幾乎一模一樣的鐵箭,是非常了不起的。

在趙劍寒麵前,鄭宏他們一點也沒有藏私的想法,把他們的製作過程詳細述說了一遍。

原來他們采用木頭製作了模具,然後用石蠟為原料壓製出十支蠟箭,再用細沙調成糊狀把蠟箭包裹起來製成沙模,最後用融化的鐵汁灌到沙模裏,將石蠟融化,敲碎沙模就得到了小鐵箭,再經過手工打磨就成了趙劍寒手中的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