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賺錢計劃(2 / 2)

趙振東一直把他送到門外,倆人才分手。

趙劍寒看著韓文棟的背影,小眼珠滴溜溜一轉,回房擦洗換衣,隨後就去找父親了解韓文棟的情況。

在趙劍寒的計劃中,賺錢的事情和人員培訓應該是並行的,現在培訓方麵已經開始啟動,商業方麵也應該著手規劃了,自己掌握著領先時代的科技和製造工藝,生產出一些新穎實用的產品隻是時間問題,可是問題是他目前沒有合適的人選來主持銷售工作。

經過商品經濟大潮洗禮的趙劍寒,當然知道營銷的重要性,趙家是甘肅的大家族之一,其營生也涉及到商業領域,趙劍寒原本想過年全家回去團聚的時候尋找機會,利用家族的商業網絡來銷售這些產品。

可是這其中存在許多變數,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自己的年齡,自己可不能把“神仙”這個理由拿來說事。看到寒文棟之後,以此人和父親的交情,應該是一個比較合適的人選,趙劍寒自己對他的印象也很好。

趙振東介紹了韓文棟的情況,此人性格豪爽,作戰勇猛,退伍前是趙振東衛隊的隊長,倆人私下裏好像親兄弟一般,後來因為父親意外去世,不得不回家挑起家族的重任,這些年一直在為家族的生存和發展而操心。

韓家現在主要做木炭生意,韓文棟利用自己以前在軍中建立的關係,將木炭銷往附近的軍隊,趙振東對這個兄弟非常關照,嘉峪關守軍是他們最大的客戶。

這些年天氣越來越冷,社會上木炭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價格不斷上漲,這本來是韓家發展壯大的好時機,可是隨著多年的砍伐,肅州城周邊的樹林逐漸減少,製作木炭的原料漸漸枯竭,韓文棟為此十分著急,他這次來除了落實今年的訂單,也是找老上級商議解決的辦法。

韓文棟的目光放到了連綿不斷的祁連山,那裏的木材資源可以說無窮無盡,盡管路途有點遠,也不太好走,總還是可以克服的,問題是安全問題得不到保障,韓家隻是一個小家族,無力組建自己的衛隊,隻有請趙振東幫忙,派兵以剿匪的名義為他們提供武裝護衛,以緩解目前無米下鍋的困境。

南邊的祁連山離嘉峪關較遠,並不是趙振東負責的防區,但是為了幫助自己的兄弟,他還是答應了韓文棟的請求。

聽到這個情況,趙劍寒對父親又多了一份敬佩,他雖然不善於迎奉上司,可是對自己的手下卻關愛有加,真正做到了愛兵如子,每次作戰是都身先士卒,贏得了部下的愛戴和擁護,這些將士們即使退伍以後,也會感激這樣的上司。

其實這也是一種資源,就像前世的戰友之情一樣,如果利用好了,可以做很多事的。想到這裏,趙劍寒心裏有了一個新的計劃,一個賺錢的計劃。

這時候人們冬季取暖都是用的木炭,每到冬季來臨,在房間的中央放一個平底鐵鍋,木炭在裏麵直接燃燒,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取暖,很少進行戶外活動,軍營裏也是如此,連日常的操練和巡邏也減少了很多。

極少數富戶使用銅爐取暖,不過由於銅原料緊張,銅爐一般都不大,基本上隻能供一個人取暖,而且難以普及,畢竟這個時代銅就代表著錢,一般人怎舍得用“錢”來取暖呢?

趙劍寒由此想到了自己前兩天采集的無煙煤,這可是製作蜂窩煤最好的原料,甘肅的煤礦很多,現在根本就沒有利用起來,如果大力推廣蜂窩煤取暖,原料的來源不用發愁,而且不用花錢,可以節約成本。

二十世紀的時候,中國許多單位和家庭都是用鐵爐,燒蜂窩煤取暖的,不管是鐵爐還是蜂窩煤以目前的條件完全可以生產,隻是鐵爐需要安裝薄鐵皮做的煙囪,否則容易出現一氧化碳中毒,現在大批量生產鐵皮很困難,趙劍寒想到了歐美國家曾經廣泛使用的壁爐。

趙劍寒詢問了木炭的價格,粗略計算以後得出一個結論,即使算上建造壁爐的成本,使用蜂窩煤比木炭要低很多,並且安全和衛生方麵也有很大的優勢。這是一個極其廣闊的市場,蘊含著無限的商機,如果運作得好,以後就不用為資金發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