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安置(1 / 2)

唐海雖然被打趴下了,可是他還有一些狐朋狗友,這些孩子都知道,如果今天不想辦法離開這裏,以後會遭到慘烈的報複。從衣著上看,眼前的這位公子不僅家世好,而且心眼也好,不計較柱子之前行竊的行為,反而為他出頭,肯定是一個好主人。

這些孩子這麼一跪反而讓趙劍寒犯難了,他很想收留這些無家可歸的孩子,可是自己家在嘉峪關這座軍事要塞裏,不能讓無關的人出入,其他將士的親屬都還住在關外的村子裏呢,隻有趙振東和少數官員才能享受家屬隨軍的待遇。

有另一世記憶的趙劍寒不習慣別人對自己下跪,急忙上前要把他們扶起來,可那些孩子卻堅持要跪著,柱子哀告道:“公子,你就收下我們吧,要不然我們會被打死的。”

自己“一時衝動”管了閑事,卻留下了後遺症,這件事還真不能就此放手,趙劍寒也不說話,隻是轉身看著李叔和董雲山,那意思很明顯:你們是大人,你們拿主意吧。

趙劍寒是一個八歲大的孩子,惹了事當然要大人出麵來擺平,以前他總是為自己的年齡而苦惱,現在終於可以行使小孩子的“權利”了。

李叔和董雲山都明白小公子意思,他倆相對苦笑,以前小公子隻知道玩鬧,現在變得急公好義,他們都很高興,可不能在這時候打擊公子的積極性,再說他們倆也是窮人出生,本來就對小柱子他們很同情,問題是他們一個是管家,一個是護衛,都不好自作主張。

董雲山猶豫了一會兒,說道:“讓這些孩子到我們村子住吧,鄉親們一定會好好照顧他們的。”

李叔顯然知道董雲山說的地方,那裏住的都是軍中將士家屬,同時他也知道那裏的生活本來就不富裕,於是說道:“那我們明天就帶他們一起走吧,先安置在你們楊樹村,怎麼著也不會讓他們挨餓受凍,我再想辦法和將軍大人說一下,給你們一點補貼,以將軍的仁義,我想將軍不會怪罪我們的。”

當天晚上,趙劍寒他們把這八個孩子帶到客棧,讓他們洗漱之後飽餐了一頓。這一頓飯可能是這些苦命的孩子這輩子吃得最好的一次,有兩個孩子吃著吃著就流下了眼淚,看得趙劍寒三人心酸不已。

第二天一早,李叔還帶著柱子他們找到一家裁縫店,為他們置辦了一套棉衣。趙劍寒穿越到這裏的時候是夏天,過了幾個月已經是初冬時節,雖然還沒下雪,可是氣溫已經很低了。

八個孩子昨天晚上美美地睡了一覺,吃飽穿暖之後,消瘦的臉蛋上微微有了一絲紅潤,今天就由他們帶路,讓趙劍寒他們將肅州城好好地逛了一遍。

至於那個唐海,趙劍寒他們都沒有把他放在心上,沒要他的狗命就不錯了。封建王朝的獨裁統治下,不會出現成規模的黑社會組織,這些小混混也就敢嚇唬一些平民百姓,欺負柱子他們那樣無家可歸的小孩子,除非天下大亂,他們是鬧不出什麼大事來的。

今天,趙劍寒主要走訪了日用品市場,考察這個時代的民生情況,同時也尋找一些自己以後需要的原材料。轉了一上午,還真找到了幾樣好東西,比如硫磺和天然堿等等,這些東西都是非常重要的工業原料,不過硫磺屬於軍用品,商家也是偷偷地賣,隻有一些有權勢的大商家才能批量購買。

吃過午飯之後,李叔又雇了兩輛馬車,趙劍寒他們帶著這八個孩子一起返回嘉峪關。

嘉峪關的周圍是一片戈壁灘,其中有一些零星的綠洲,白楊村就坐落在其中的一塊綠洲上,村莊的規模不大,住的都是軍戶,幾乎每家都有人在嘉峪關服役,也屬於趙振東所轄的範圍,董雲山的家也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