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考察(下)(2 / 2)

這個仆人姓李,今年四十歲了,是趙振東在一次剿滅蒙古馬賊的戰鬥中救下的漢人奴隸,他的家人全部去世了,他無處可去,於是留下來趙振東作仆人,近十年來,他一直鞍前馬後為趙家服務,是趙府的管家,趙振東一家都對他十分尊重,並沒有把他當作下人看待,趙劍寒平時稱呼他李叔,前兩天趙劍寒出關城的時候就是李叔陪伴的。

護衛叫董雲山,是趙振東最信任的親衛隊隊長,他作戰勇猛,武藝高強,為人也很精明,這次趙劍寒要出“遠門”,趙振東特意派他來當保鏢。

沿途的道路質量相當不錯,他們一行三人用了一個半時辰來到了肅州城。

肅州城雖然比以往蕭條了一些,還是給趙劍寒一個小小的震撼,高大城牆上每隔二十步就有一座十米的高樓,顯得威武雄壯,城內主要街道兩旁都是兩層或者三層的樓房,基本上都是木質結構,飛簷鬥拱,是典型的中國古代建築,街道的地麵都是用大青石鋪成的,非常寬闊。

趙劍寒饒有興趣地閑逛著,街上的行人不算太多,普通百姓的精神麵貌不算好,大多麵無表情,很少看到笑容,他們身上穿的基本上都是棉織品,做工也比較粗糙,還能看到一些補丁,估計生活比較艱辛。

街道兩邊的商鋪還是很多的,不過顧客不多,夥計們在櫃台後麵無精打采的站著,顯然,生意比較清淡。趙劍寒走進米鋪和布莊,讓李叔上前詢價,得知結果之後粗略地算了一下,不禁咂舌不已,以父親遊擊將軍的俸祿,想要頓頓吃大米還是非常困難的,普通人就更不用說了。

其實李叔不用詢價也知道結果,遊擊將軍府上柴米油鹽這些瑣事都是他一手打理的,趙劍寒也是他看著一天天長大的,如今看到小公子居然關心起這些事情,欣慰地想到:“看來公子真的長大了,不再是一個隻知道玩鬧的孩子了。”

逛了半天,趙劍寒他們在背街的地方發現了一處熱鬧的地方,這是一個小型的廣場,廣場上人頭湧動,各種吆喝聲不絕於耳,有點像前世大城市裏的步行街,有擺攤設點的,有演戲的、賣唱的,還有賣藝的,趙劍寒他們三人隨著人流走動著,觀賞著。

最吸引眼球的當然是那些賣藝的,幾個五大三粗的漢子把刀槍棍棒舞的讓人眼花繚亂,仔細看了一會兒,卻發現他們幾乎都是花拳繡腿,沒有什麼實戰價值。想想也是,真正的功夫講究克敵製勝、一擊必殺,又怎會拿來表演呢?

看了一會兒,趙劍寒就沒了興趣,董雲山更是直撇嘴,一臉不屑的表情,於是一行三人繼續隨著人流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