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不住時就讓他走
1999--世紀末的一年,電視台播了兩部頗為轟動的倫理片《牽手》與《來來往往》,都是女性導演或女性作者的傑作。反映的也都是同一類故事:丈夫有了外遇,妻子哭哭鬧鬧,最後也不得不想開了--同意離婚,靠自己的力量去奮發圖強。
而男人們真的自由了,又如何呢?真的能與夢中情人結成完美的新一對嗎?不見得!碰了一圈壁之後,發現老婆還是自己的好。隻不過當初天天攪和在一起,隻有熟悉和膩煩,什麼新鮮感覺也沒有了。但距離產生了美,一旦他們分開,他才能體驗到,當初那些柴米油鹽的瑣碎是多麼值得珍惜。
在改革開放的社會大變革時代,帶給人們的是無數的挑戰和無數的機遇。機遇是不分性別的,但它隻光顧那些有準備有鋪墊的人,隻有寒窗苦讀或努力奮鬥的人才有機遇。為家務分心而耗費精力的女人,機遇就比男人少得多。不僅事業成功的機遇比男人少,而且情感外遇的機遇也比男人少。
而中年男人的選擇與被選擇的年齡跨度極大,40多歲的男人,他可以找自己的同齡人,也可以與比自己小10歲20歲的女人談情說愛。隻要他有那種機遇他多半是不會放棄的。1999年9月17日的《中國婦女報》上說,有人估計70%的城市男人都有外遇的說法,可能誇大了些。也許反過來,30%倒還有可能。
誰也說不清為什麼有的男人會變心?於是同一天的該報展開了"丈夫有外遇,妻子該負責任嗎?"的討論。有一半人認為是妻子的錯。
A種說法是:丈夫有外遇,很多時候是婚姻不和諧的結果。但婚姻中的男女往往對此視而不見,使婚姻潛伏著危機,聰明的女人會及早發現危機及時調整,也有些麻木的女人過於自信,過於相信自己的魅力,隻希望丈夫順從自己,而不是去努力適應對方。久而久之,丈夫很容易移情別戀。
而女人一旦發現丈夫有外遇,不是不知所措,就一味歸咎於丈夫,以為尋花問柳是男人的通病,難得捫心自問。那麼女人的錯有哪些呢?(1)生活中與丈夫處於一種不平等的地位,使丈夫過於驕橫或受到壓抑;(2)或者由於不夠溫柔體貼而令丈夫缺乏歸屬感;(3)對丈夫不夠尊重,使他在婚姻中無法獲得應有自尊;(4)沒有及時對丈夫的過於放縱給以警告;(5)也許夫妻的性關係不夠和諧等等這些原因導致男人去嚐試婚外戀。
B種說法是:太太檢討論--找出自己不如"第三者"的地方,也許她不如情人苗條、漂亮?或者她沒有人家有學問,能幹?或者她不溫柔不性感?總之,是她的不思進取,鑄就了當今的敗局。
但如果男人從心底裏煩你,總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怎麼檢討也沒用。
C種說法是男人的本性如此,即"克拉克現象",說的是美國曆史上的一位叫克拉克的總統,有一次和妻子去參觀一個農場,看到一隻公雞在和許多母雞調情,總統妻子對此很不理解,而總統說,男人的本性就是如此。
也確實有些男人,其實他們的妻子很完美,他壓根也不想離婚,但卻依然毫無內疚地外遇。
不管到底是誰的錯,事情已經發生了,追究是誰的責任意義並不大,關鍵是你怎麼辦?
設身處地想想,如果有外遇的不是你的丈夫而是你,你很可能會像《廊橋遺夢》中的女主人公一樣,既留戀萬分又不能不割舍。
其實最簡單的辦法是,放男人一馬,他說不定會回頭。有這麼一個真實的故事:
80年代初,一個小學老師和一個工廠的宣傳幹事結合了,丈夫愛好寫作,非常上進。終於,機會來臨了,90年代初,一家大報社招聘記者,丈夫一舉考中,從此,整天采訪寫作,更加忙了。妻子也就毫無怨言地包攬了所有的家務。
隨著丈夫名氣的增大,地位也在提高,當上了記者部主任。而妻子也獲得了提升的機會--當學校教務處處長,但她認真思考兩天後,卻決定放棄。為的是更好地照顧丈夫和兒子。因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她的家。
又過了幾年,她檢查出來得了一種慢性病,並非不能上班,隻是辛苦些而已,但在丈夫的勸說下她卻退休了。上高中的兒子住校,丈夫又經常出差,空蕩蕩的家裏隻有她一個孤獨地守著。為了找點事幹,她買回一台電腦練習打字,也好助丈夫一臂之力。
她以為自已的婚姻是鎖在保險箱了,沒想到,不久丈夫就喜歡上了另一個女人,那是在工作中認識的,自然很有共同語言,那種喜歡也絕對是發自內心的互相欣賞。但丈夫仍然對家庭很有責任感,再三保證不會因此離開妻子,隻是也不忍心讓人家太傷心而已。所以在那女人過生日時,不顧妻子的阻攔,一定要去看她,並在那女人處呆了一天一夜。因為那女人馬上就要調走了。
在她慶幸守住了自己的家園的時候,卻無意中聽到了一場對話。兩個女記者策劃了一個選題:如果有一天世界即將毀滅,你最想做的事是什麼?她丈夫回答的是,和自己最心愛的女人在一起度過最後的時光。他說太太是他最敬重的女人,他可以和她過一輩子;但離他而去的那個女人才是他的最愛。
這話深深地震撼了妻子,她開始了反思:自己是否需要靠憐憫和責任來維持婚姻?她思考的結論是:有些東西如果堅決不放手,就不可能知道它到底是不是真的屬於自己?那麼最好的辦法是自己離開家裏,到遠處去謀生,如果丈夫真的愛她,就會去找她的。一年多以後,丈夫真的來找她了。並且說她依然是他最愛的人。
隻有有自尊又有自信的女人才會這樣做。因為它是一場未知的冒險,對於不再新鮮的婚姻,也隻有在它將失去時,才能考驗出你是否還留戀它。妻子之所以勝利了,也是因為他們的婚姻基礎還算是牢固的。
生活就是這樣的,當初一對男女結成夫妻開始過日子時,對未來的一切總是充滿了渴望和幻想。哪會想到在日複一日的柴米油鹽的瑣碎中,女人雖然津津樂道,男人卻會感到厭倦。於是有一天另一個女人出現了,她是未知的新鮮的,讓男人眼前一亮,令他怦然心動。他開始重新找回初戀時的感覺,同時也陷入驚恐和自責中,不知怎麼去麵對生活中的兩個女人。妻子是無辜的,他怎麼可以去背叛她;而情人又是那麼新鮮、美妙,他怎麼能言而無信。
他想去好漢做事好漢當,但對孩子的責任感又使他痛苦不堪,他沒有辦法去找到一個萬全之策,必須有人受到傷害,那怎麼辦呢?在聶衛平的自傳《人生是一盤下不完的棋》中,他說,在不得不扶正一個的情況下,他選擇了情人,因為情人已懷了他的孩子,妻子隻能憤然離去。
可是,後來他跟第二個妻子的生活並不愉快,新鮮感很快就過去了。他開始對前妻感到巨大的內疚,尤其對孩子感到內疚。在這種陰影下,第二次婚姻更加處於"風雨飄搖中"。
事實上,依他自己說,如果不是情人當時死活不肯打掉肚子裏的孩子,他是不會跟她結婚的,他本想改邪歸正,隻是被纏住了脫不了身。
仔細想想,被放了一馬的男人,實際已經開始悔悟,他對情人的熱情在此時冷卻了,他真正麵臨了進退維穀的選擇,道義、良心、責任的負債很重,他不會輕易想放棄一個家,他多半處在衝動的迷失中。
都說好女人是一所學校,男人在她身邊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那麼作為"學校"的女人首先自己要去充電,要不斷更新自我。中年女人雖然在不斷走向衰老,但經曆是財富,在不斷積累智慧的歲月中,她磨練出了成熟。這內在的優雅和美麗才是男人更需要的。外在青春隻滿足了感官的需要,但"過日子"是天長日久的磨合。
聰明的女人不會靠著一紙證書就賴在男人身上,她會用情感的紅絲線來係住男人的心。當婚姻真的出現危機時,不會因為抓住了某些把柄而得理不讓人,也不會像私人偵探那樣去跟蹤盯梢,更不會去做審判犯人的法官,而是伸出自己多情的手去拉丈夫一把,或許他還能回到自己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