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菜扣肉,漢族傳統名菜,屬客家菜,其特點在於顏色醬紅油亮,湯汁黏稠鮮美,扣肉滑溜醇香,肥而不膩,食之軟爛醇香。梅菜吸油,五花肉又會帶著梅菜的清香,鬆仁的醇香,梅菜、鬆仁和肥五花肉的搭配真的可以說是恰到好處。
炸米果又名“炸煎堆”油果製作比較簡便,先將糯米碾成粉,每鬥糯米配2.5司馬斤川糖。將糖煮成糖液與糯米粉搓均勻,搓越久越鬆軟,搓成粉團後再捏成一個個狀似乒乓球大小的粉團,表麵粘上白芝麻再放進油鍋中燒炸,將粉團炸成深紅色即可起鍋,過年時將油果蒸軟作為下酒料,這是在新年期間每餐不可缺少的食肴。
豆幹選用優質大豆和天然香料,經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結合精製而成。它富含人體所必需的腦磷脂、胺基酸和各種維生素,吃用方便、保質保鮮、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吃後口齒留香,回味無窮。是江西地方名產,有數百年曆史,曆史上曾被列為貢品。
花生巴或豆巴,以米漿加花生或豆子油炸而成。因其形狀像滿月,又叫月亮巴。花生巴也是江西贛州的漢族客家傳統食品,月亮花生巴是以麵粉為主要原料,佐以五香調味品、燦米粉、鮮花生仁、經加工成型後,在油鍋中煎炸而成。薄如絲綢,酥、鬆、脆為一體,香氣鬱雅風味獨特,具有香脆可口、鬆酥宜人的特點是老少皆宜的傳統休閑食品。
簸箕板是客家的著名小吃,發源地是客家首府長汀簸箕板——客家人的一種極具代表性的美食,因用米漿均勻攤在簸箕中蒸熟包肉(菜)餡而得名,現代的簸箕板已經很少用簸箕蒸了,改用蒸籠。
“老叔,要是我們不會做怎麼辦?”
“你看,”他指了下,“那塊牆壁上貼了各種美食的做法!如果你還有不懂的,你們可以問問穿著白色衣服的那個人!他是我們店聘請過來的師傅!”
“哦,原來這樣!那除了這些美食小吃,還有沒有別的什麼好吃的?”
“有,你們跟我來!”
他們走過一條胡同,來到後麵的院子裏。院子裏有一個湖,周圍被木柵欄給圍著,裏麵養了很多番鴨。湖的旁邊是一口池塘,水麵上還均勻地漂浮著魚草。池塘的側邊是雞圈、豬圈和羊圈。
“這些東西都是純綠色、純天然的,沒有喂養任何飼料!”
“哦。”
“你看那邊的菜地,用山泉水澆水,沒有噴灑半滴農藥!”
“那就好!那我們吃著就放心了!”
“那些生產工具是用來幹什麼的?”
“哦,那些東西都快失傳了!我們的老板走了半個中國,花了高價買下來的!”
春亮走了跟去,發現有風車、磨石、打禾機、犁鏵、石臼、穀耙等等。
“這些東西才真正是農村之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