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遊仙人橋(2 / 2)

到了岩壁的中段,一道坍塌的土牆出現在了眼前。那位齋公告訴他們,這是以前剿匪時,土匪落腳的地點。那道圍牆至今還保存著三四個竹筒製成的槍眼,統一對準石階方向。石壁上長滿了密密匝匝的花叢,看起來就像用綠絨織成的毛茸茸的地毯。

到了山頂,一座古廟赫然可見,名曰“一心寺”。門口貼了一副對聯,上聯為“芸芸眾生同拜佛福鴻盛世”,下聯為“旅遊客人齊祈福春滿人間”,橫批為“渡我眾生”。兩人把頭探了進去,發現正中牆壁有一扇木窗戶,爬滿了密密麻麻的蜜蜂。菁菁嚇得腿都軟了,立即退到了門外。門口放著一個許久未用的石臼,那是農村裏用來打糍粑的東西。

古廟的旁邊是一片竹林,長長的藤蔓遮掩纏繞,如手指般粗的樹根虯曲盤結,如網如籠,如奔走的龍蛇,構成一個巨大的空窿。一朵鮮嫩的蘑菇,孤零零地為大地撐著“傘”,哪怕隻留下一塊不起眼的陰影。

美妙動聽的梵音《大悲咒》在山穀間傳響,讓遊客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觸動。兩人站在山脈的最頂端,任憑涼風吹拂著身上的汗漬。突然有了一種“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對麵也有一座丹霞地質麵貌的大石崮,名為“萬安石”。根據當地縣誌記載,曆代聖賢都有詩讚,這裏更是文人墨客雅居聚會的首選佳境。明朝洪武年間,福建延平府知府劉富一遊經此地,被那風景所吸引,見山前明堂深遠廣闊,東方又現朝山極似筆架,氣勢磅礴,故在此創起一間名為“福安堂”的讀書館,後發展成萬安書院,以供萬安石周邊四鄰八鄉的子弟研讀詩書。

兩人又坐在石凳上,品茗著清冽的茶水,拭去內心的雜音。歇息過後,兩人來到泉水邊,洗了一下手,再洗了一把臉。往功德箱捐了一點心意後,兩人便開始燒香祈禱了!

下了山,兩人便踏上了回去的征程。一條高速公路橋從其間橫跨而過,顯得特別壯觀。那一個個巨大的石墩,就好像飛龍的一條條猛爪,支撐在地麵上。路邊有一座極其龐大的墳墓,特別讓人引人注目。

“為什麼那石碑上隻有一個‘壽’字,而沒有死者的姓名呢?”

“那是壽墳,是生者死前為自己造的墳!等埋進去了以後,就會把碑石換成另一麵,名字什麼的就出現了!”

“哦,原來是這樣!”

“重慶黔江不是有位副廳級幹部耗費了近兩百萬元造了一座非常豪華的墳墓嗎?市民紛紛斥責修墓巨資從何而來?重慶紀委表示嚴肅查處!中紀委關注重慶‘活墓’事件!”

“真是太腐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