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避而不見(2 / 2)

“你現在在哪?”

“還在這座小城。”

她那繃緊的臉蛋放鬆了下來,急促的呼吸陡然一頓,然後緩緩恢複了平和。

“具體在什麼地方?我去找你!”

“我在黃崗山公園。”

他一個人拾級而上,一會兒撫摸著黃竹的葉子,一會兒休憩於亭台樓閣內的石凳上,一會兒靠在鐵欄杆上眺望全城盛景。他想起了皺紋爬滿額角的父親,想起了身體羸弱的母親,想起了傷透了她的心的陸靜,想起了回環曲折的感情,想起了坎坎坷坷的人生之路。於是,靈感一現,一篇文章落定。

人生是一首歌

化 石

得意人眼中,人生是一條奔騰流淌的河;失意人眼中,人生是一株枯萎衰敗的草。文學家筆下,人生是一首絢麗飄逸的詩;藝術家筆下,人生是一副美妙絕倫的畫;我認為, 人生是一首千古絕唱的歌。

憂國憂民之人生,是一首慷慨激昂的歌。遭到楚懷王的疏遠而投身汨羅的屈原,卻一生為祖國“上下而求索”,即使“路漫漫其修遠兮”;西漢抗匈名將霍去病,灑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豪言壯語,終留下“封狼居胥”的佳話;以“莫須有”罪名而毒死於風波亭的嶽飛,一生精忠報國抗金,“莫等閑,空悲切,白了少年頭”,是何等的悲壯!

忍辱負重之人生,是一首抑揚頓挫的歌。勾踐飽受嚐糞之恥,屈誌發奮,臥薪嚐膽,終至滅吳而重興霸業;韓信忍嚐胯下之辱,卻為西漢的統一立下赫赫功勞;司馬遷身受宮刑,可謂肝腸寸斷,仍猶發憤寫下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

剛正不阿之人生,是一首雄渾壯麗的歌。正因有魏征的敢言直諫,才有初唐的貞觀之治;海瑞敢於蔑視權貴,從不諂媚逢迎,買好棺材,告別妻子,冒死上疏,被後人稱為“海青天”。

無私奉獻之人生,是一首動聽感人的歌。世界上最窮的大慈善家布洛克是一個絕對的赤貧者,沒有收入,沒有存款,沒有汽車,沒有房子,沒有老婆、孩子,住在用1美元租來的一所廢棄校舍裏,睡在地板上,吃的基本上是素食。但他創辦的“偏遠地區醫療誌願團”累計治療了416081人,65170隻動物,免費提供的醫療價值44672632美元,憑著一腔熱情在美國的西部締造了一個慈善的傳奇。

人生,區區二字,從古至今,為多少文人墨客、大賢鴻儒茶餘飯後所探討。人生是一首歌,是一首烙下喜怒哀樂的歌,是一首承載悲歡離合的歌。人生的每一個故事或每一段經曆,都是一個個音符,構成美妙動聽的旋律,演繹精彩煥發的人生。

乙未年元月十九日作於南方小城

芷欣來到他的身邊。他摟住她的雙肩,用手摸了下她額頭上剛愈合的傷痕,輕聲說抱歉。她抬起頭看著他的臉,看見深深的疲倦。她知道他一定有幾夜沒有睡,在決定之前不知壓下多少傷悲。如果他的心碎了,也是她自己親手捏碎的。

“你怎麼看起了悶悶不樂?還在生我的氣嗎?”

“沒有。”

“那你怎麼不跟我打一聲招呼,就一個人這樣走了?”

“我不是說過嗎?兩人繼續下去,隻會讓你更加痛苦!”

芷欣沒有再追問下去,而是讓他陪著自己逛一逛。兩人在街上漫無目的地行走,彼此都沒有開口說話。遠遠就聞到了一股撲鼻而來的香味,走過去一看,原來是一間店鋪賣的炒米。

說起炒米,是當地的一種特產,工藝古樸獨特,糯稻洗淨泡脹後,煮至半熟,撈起倒入大飯甄蒸熟蒸透,穀殼裂開,稱為“浦穀”。曬至七成幹,舂碎穀殼,扇淨,曬至幹透,就成了“米幹”。部分米幹染成紅色。米幹經過沙炒或者油炸膨大就成了“散炒米”。備用炒米格內塗上油,黃糖加麥芽糖熬成糖漿,熬製糖漿滴入冷水成豆狀不分散時,就散炒米倒入鍋中與糖漿充分攪和,起鍋均勻鋪在米格中,用槧棰槧實,切成方塊即成炒米糕。油炸的散炒米(混有紅炒米)加熟花生仁、熟芝麻、薑粉用同法做成油炒米,口感香甜鬆脆。裝入缸內密封貯藏,幾個月不變質。

“要不要吃點炒米?”

“好吧。”

芷欣買了半袋,兩人邊走邊吃著。

“好吃嗎?”

“不錯。以前從來都沒有吃過。”

“你能回答我一個問題嗎?”

“你說吧。”

“從我出事到現在,你一直都在避著我!這期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