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因為心肌梗塞而過早地離開了人世。至於父親,自己從出生到現在,從來都不知道他長啥模樣。奶奶說,他去很遠的地方賺錢去了;母親說,他到大山的那頭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去了;村裏人說,他下井挖礦的時候發生瓦斯爆炸了。
如今,自己生活上出現煩惱,連傾訴的對象都沒有。
清冷的月,孤獨的影,斑駁的記憶,唯有你那等待的背影如此清晰。
突然,她聽到背後傳來隱隱約約的爭吵聲,回頭一看,原來在垃圾池邊有一位瘦骨嶙峋的老頭和白發蒼蒼的老太婆在爭搶一個礦泉水瓶子。誰也不肯放手,兩人都在使勁地拉扯。
老太婆的力氣畢竟弱一些,一鬆手,老頭“撲通”一聲跌到在地上。他利索地把撿起地上的瓶子,忘記了拍掉身上的塵土,得意地笑了一下,扛著滿滿的一麻袋回去了。
老太婆瞄了一眼地上蛇皮袋裏的幾個空瓶子,又回頭看了下教學樓,空蕩蕩的,沒有孩子過來倒垃圾了。她以迷茫的眼神望著漸漸墜落的夕陽,心裏在想,明天的生活又該怎麼過呢?
雪瑤疑惑了,他們本來該安享晚年,卻淪落到靠揀拾垃圾為生呢?
他們的子女,到底去哪兒了?
在中國,百事孝為先。因此,在《弟子規》裏,把“入則孝”放在了第一位。古人雲:“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父母的愛,是一種對兒女天生的愛,自然的愛。猶如天降甘霖,沛然而莫之能禦。母親十月懷胎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撫養成人,裏麵蘊含著多少辛酸與淚水。他們早出晚歸,麵朝黃土背朝天。他們是何等的辛苦!他們為的是什麼?為的是能讓我們擁有一個幸福安樂的家,為的是能讓我們吸吮更多的知識與智慧,為的是讓我們擁有一個燦爛而美好的明天。“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動物尚且知道感恩,更何況我們人類呢?我們做子女的是否該給父母揉揉肩呢?是否該給父母刷刷碗呢?是否該讓父母少操一份心呢?
雪瑤不經意地看了下天空,發現懸掛著一輪血紅的月亮。她差點驚呼起來,原來這是難得一遇的月全食。她立即拿出手機,把眼前的美景拍攝了下來。
她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回到了桃源茶莊,看到了陶詩涵和春亮兩人在做水果拚盤。他們用獼猴桃、香蕉和桔子做成了“海島上的椰子樹”的造型;用蘋果、火龍果、草莓和橙子做成了“清水出芙蓉”的造型。
詩涵遞給她一看叉子,說道:“雪瑤姐,嚐嚐,看看味道如何。”
雪瑤在品嚐的過程中,把剛才所見的事情跟他們描述了一下。
沒想到詩涵臉色沉了下來,一驚一乍地說道:“不好了,要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