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米哈爾科夫

大自然從來不欺騙我們,欺騙我們的永遠是我們自己。

獅子醒來,憤怒地團團轉,吼聲打破寧靜,凶猛威嚴。

有個野獸和它開了個玩笑:在它的尾巴上掛上了標簽。上麵寫著“驢”,有編號,有日期,有圓圓的公章,旁邊還有個簽名……

獅子很惱火。怎麼辦?從何做起?這號碼,這公章,肯定有些來曆。撕去標簽?免不了要把責任承擔。

獅子決定合法地摘去標簽,它滿懷氣憤來到野獸中間。

“我是不是獅子?”它激動地質問。

“你是獅子,”狼慢條斯理地回答,“但依照法律,我看你是一頭驢!”

“怎麼會是驢?我從來不吃幹草!我是不是獅子,問問袋鼠就知道。”

“你的外表,無疑有獅子的特征,”袋鼠說,“可具體是不是獅子我又說不清!”

“蠢驢!你怎麼不吭聲?”獅子心慌意亂,開始吼叫,“難道我會像你?畜生!我從來不在牲口棚裏睡覺!”

驢子想了片刻,說出了它的見解:“你倒不是驢,可也不再是獅子!”

獅子徒勞地追問,低三下四,它求狼作證,又向豺狗解釋。同情獅子的,當然不是沒有,可誰也不敢把那張標簽撕去。

憔悴的獅子變了樣子:為這個讓路,給那個閃道。一天早晨,從獅子洞裏忽然傳出了“呃啊”的驢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