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不一樣的色彩,不一樣的心理(3 / 3)

正如孩子們往往很喜歡黃色,喜歡黃色的人大都有依賴他人的傾向,甚至有些人非常缺乏自立心。在心理上,他們比較孩子氣、純潔、天真,喜歡自由自在,害怕受到束縛。當他們有壓力的時候,他們感覺有必要要把自己的情緒隱藏起來,並且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如果他們在你麵前表現出他們在承受著壓力,那代表他們真的很虛弱了。因為,他們是那種會盡量在你麵前展現自己甜蜜一麵的人。

不過,雖然同是喜歡黃色,但喜歡像奶油色那樣淡黃色的人,性格卻很穩定,平衡局麵的能力也很強;而喜歡深黃色的人,個性就會傾向於有些自負、剛愎自用,他們會認為隻有自己才能作出正確的決定,使得別人很容易懷疑他們做事的動機是什麼。

哈佛專家指出,即使喜歡黃色,如果過度使用,很容易引起自身焦慮或招致別人的討厭。所以,最好使用黃色做點綴或與其他顏色搭配使用。當然了,黃色在短時間內可以提高人的注意力,隻是太多了會適得其反。

喜歡藍色的人:嚴謹、感性

藍色代表著一種平靜、穩定,能給人一種和諧、寬鬆的感覺。哈佛專家認為,喜歡藍色的人性格多內向,有很強的團隊協調能力,講究禮貌,為人謙虛、和藹。

他們絕不是頭腦衝動的人,在行動前都會製定一個周密的計劃。他們還是個謹慎派,會嚴格遵守各種規則。他們偶爾會固執己見,但基本不會持續太久。

哈佛心理學家認為,由於藍色是一種情感化的顏色,喜歡藍色的人一般比較容易傷感。當然,這類人也很容易滿足,能夠保持平衡、調和,經常保持沉著、安定,安全感比較強烈。他們喜歡和平、不好鬥,總是盡量使自己不與周圍的人產生摩擦,和諧是他們一切行動的指導。然而,這種性格有時會讓他們顯得有些懦弱。總體來講,他們比較信賴別人,同時亦希望自己能得到別人的信賴,所以處事還是比較圓滑的。

此外,喜歡不同種類藍色的人,在性格上也有微妙的差異。例如,喜歡深藍色的人,一般比較理性,意誌沉穩而堅定,喜歡淩駕於他人之上;喜歡淺藍色的人,多心情開朗,充滿自信心,為人隨和。

喜歡綠色的人:和平、朝氣

綠色代表著活力、生長、青春,與複蘇、變化、天真、平衡等有關,給人以希望。哈佛專家認為,喜歡綠色的人,意誌堅定,不易動搖或改變,偏重於理性,自視很高。他們擁有截然不同的兩種特質,既有很強的行動力,又具備沉靜思考的能力;兼具優雅與知性;喜好寂靜又謹慎保守;行事不會逾越本分,非常明白自己的立場。

哈佛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喜歡綠色的人社會意識比較強,態度認真。他們能夠禮貌待人,普遍個性率直,基本不會掩飾內心的想法。他們會把自己的信念表達出來,並為了信念而努力。他們好奇心強,但不會積極采取行動,大多時候都要等同伴的召喚再一起行動。他們對事情大多比較敏感,會深入思考,把問題分析得很透徹。他們無論麵對任何事都能冷靜處理,處事穩妥堅強,決不感情用事,所以深受別人信賴。在人際關係方麵,他們是和平主義者,和周圍的人可以和睦共處,但是警惕性非常高。他們樂意去幫助每一個人,對於別人的請求,總是欣然接受。熱愛和平是他們固化的責任,他們希望每個人都能過上和諧的生活。

由於綠色也分很多種,喜歡不同綠色的人在性格方麵也會有所差別。例如,喜歡黃綠、蘋果綠等綠中帶黃的人,為人友好,處事圓滑,行動力強,但性情溫順,與喜歡普通綠色的人相比更善於社交;喜歡深綠色的人多沉著、冷靜、幹練且性格溫厚。

此外,喜歡綠色的人普遍不太喜歡運動,而酷愛美食,所以大多偏胖。

喜歡青色的人:溫柔、和平

青色是綠色與藍色的巧妙融合,所以喜歡青色的人在性格方麵,兼顧了綠色的和平與藍色的感性。哈佛心理學家認為,他們性情溫柔,為人熱情、友善,對周圍的人都很體貼。

喜歡青色的人是一個值得交往的朋友,能夠令與自己在一起的人感覺非常輕鬆快樂。他們待人熱情友好,不以自我為中心;同時又非常善解人意,十分值得信賴。一方麵,他們擁有火一樣的熱情,有幽默感和個性;另一方麵,他們也相當穩重踏實。他們情感豐富,總是能夠深深體會到別人的感覺,並很快體會到別人的反應與情感變化。他們向往和諧,不太喜歡突如其來的變化與壓力,也不太喜歡自己做決定。

在他們的觀念中,人本身比單純的完成任務更重要。他們樂於鼓勵別人,為他人著想,善於傾聽別人的傾訴並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總會十分周到的想到該做什麼事。在他們心目中,別人的快樂是他們快樂的源泉。

哈佛專家指出,雖然喜歡青色的人感性而溫柔,但他們本身又是非常堅強的,他們樂觀,對生活充滿希望,對於任何事情都能泰然處之,並且自得其樂。

第4周色彩背後的心理學秘密

色彩心理學是一門科學

哈佛心理學家指出,色彩心理學是通過顏色來研究人類心理活動的科學,雖然沒有被正式列入心理學的範疇,但它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色彩心理透過視覺開始,從知覺、感情而到記憶、思想、意誌、象征等,其反應與變化是極為複雜的。色彩的應用,很重視這種因果關係,即由對色彩的經驗積累而變成對色彩的心理規範,當受到什麼刺激後能產生什麼反應,都是色彩心理所要探討的內容。

色彩牽涉的學問很多,包含了美學、光學、心理學和民俗學等等。心理學家近年提出許多色彩與人類心理關係的理論。他們指出每一種色彩都具有象征意義,當視覺接觸到某種顏色,大腦神經便會接收色彩發放的訊號,即時產生聯想,例如紅色象征熱情,於是看見紅色便令人心情興奮;藍色象征理智,看見藍色便使人冷靜下來。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往往能借色彩的運用,勾起一般人心理上的聯想,從而達到設計的目的。

色彩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奇魔力,會給人的感覺帶來巨大的影響。同時,這種影響是非常複雜的,大多都是多種效果混合在一起的複合影響,而且效果會因人而異的。

近年來,有關色彩心理學的研究日益增多,而且人們還把研究成果廣泛應用於實踐。例如,商家靈活運用色彩搭配,來吸引顧客、促進銷售和提高顧客的回頭率;人們會根據不同的場合需要、職業需要,選擇不同的著裝。還有大家熟悉的食品包裝,人們一見到紅色的糖果包裝,就會感到甜味濃;一見到清淡的黃色用在蛋糕上,就會感到有奶香味,等等。

人類探究色彩的曆史

哈佛告訴學子,人類曆史上積累了無數傑出的藝術作品,其中,色彩賦予它們在視覺效果、精神內容及文化含義等諸多方麵神奇而瑰麗的效果。這一切,不僅體現出人類的審美與智慧,更體現出人類對色彩曆史的孜孜探究。

大約在15~20萬年以前的冰河時期,人類便開始使用色彩了。原始時代的遺址中,曾發現塗有紅色的骨器遺物。而人類有意識地應用色彩,則是從原始人使用紅土、黃土塗抹自己的麵部和肢體、塗染勞動工具開始的。有資料顯示,在古埃及的遺跡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共有八種顏色的調色板,而且據說古希臘人所進行的色彩搭配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之上的。

關於人類對於顏色的係統研究,有人認為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亞裏士多德等哲學家。隨著曆史文化的不斷發展,繪畫色彩在曆代畫家的苦苦追索中也產生著新的變化。到了歐洲的文藝複興時期,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三位巨匠,破除了宗教的禁錮,從科學認識的角度把繪畫色彩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畫家們從單純地臨摹聖像逐漸地開始了“四固定”方式的寫生。於是,自然而然地發現了焦點透視與明暗規律,同時也開始發現了條件色的一些規律。

隨著光學在科學上的不斷發展,美術界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1666年,英國科學家牛頓發現了七色光譜,分析出各種色彩是不同波長的光。另一方麵,德國詩人歌德則致力於色彩對人情感的影響的研究,並於1810年發表了精神性的色彩這一理論。這就是現代色彩心理學的基礎。

19世紀80年代,德國生理學家埃瓦爾德·赫林提出了自然色彩係統(Natural Colour System)的思想。經過大量的研究,自然色彩係統的理論最終於1964~1970年間被確立。進入20世紀以後,阿爾伯特·H·芒塞爾和威廉·奧斯特瓦爾德等人建立了我們一直沿用至今的色彩體係。

不過,真正意義上的色彩心理學研究還是從近些年才開始的,客觀來講,它還是一門非常年輕的學科。

用色彩調節神經

城市夜幕下的街道,喧囂卻孤獨。寒風卷起殘葉,立起衣領,去找一家咖啡館坐坐吧,淡橙色的燈光,濃鬱的咖啡香會讓整個冬夜溫暖起來。走過各個城市,你會發現,幾乎每個咖啡館都會使用淡橙色的燈光。為什麼咖啡館喜愛使用淡橙色的燈光,而不用青白色的熒光燈照明?因為橙色燈光和夕陽很相似,有鎮靜的效果,熒光燈的青白色光會使人頭腦清醒,意趣全無。

哈佛心理學家研究表明,顏色對人類心理與生理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人的眼睛看到不同的顏色,這些顏色會由視神經傳到大腦神經中樞,帶來不同的反應,人因而產生不同的感受。綠色讓人感到清涼爽快,藍色使人容易安靜、產生困意,紅色使人熱情,白色使人冷靜。一般來說,紅、橙、黃等暖色會令人變得興奮愉快,有活動的衝動,從而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綠、藍、靛、紫等冷色則會使人心情趨向安靜,產生安閑、靜謐、溫柔的感覺。

咖啡館使用暖色燈光,會使客人沉入安逸浪漫的情境,身心放鬆並且心情愉快。書房裏使用青白色的熒光燈會使你精神煥發,減輕讀書時的困倦感。臥室作為放鬆的房間,可以準備冷色、暖色兩種顏色的燈泡,天花板的照明燈使用冷色,台燈、壁燈使用橘色光。從高處照下來的光因為能直接射入眼中,不覺間就會使大腦清醒,清早打開高處的照明燈能夠輕鬆趕走睡意。晚上可以打開橙色光源,燈光正好可以柔和地灑落到床上,營造一個溫馨的睡眠環境。

對色彩的正確運用能對人體產生正麵影響,相反,如果亂用色彩,則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還以臥室為例,如果裝飾臥室時隻講究時尚漂亮,坐在床上滿眼都是雜亂的色塊,就會造成強烈的視覺汙染,擾亂人體生物鍾,影響睡眠甚至生理功能。

哈佛專家指出,個性憂鬱的人不要使用過多的黑色、墨綠色裝飾房子,因為它會加重抑鬱和偏頭痛,憂鬱症患者尤其要注意這一點。平時穿衣服也盡量要避開紫色、黑色等陰沉的色調,改穿色彩清爽亮麗的衣服,這樣會使心情變得輕鬆愉快。

紅色會使人的心跳加速17%,所以一般住宅不要漆成紅色,患有心髒病、心力衰弱、高血壓的人的居室更要遠離這種顏色。鮮亮的紅色最適合餐館,可以刺激食欲。象牙白的亞光牆壁、淺咖啡色床上用品、乳白色床頭燈都會將環境襯托得沉靜,使煩躁的心情變得平和,心髒病患者可以嚐試這種裝飾方式。

性情急躁的人可使用溫和的色彩使神經冷靜,需要精神煥發的場合多使用熱烈的色彩讓神經興奮,在不同的需求下巧妙使用色彩,能收到奇妙的效果。色彩可謂是不用吃藥的神經調節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