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增值會計原理分析及其在會計實務中的應用(1 / 2)

企業增值會計原理分析及其在會計實務中的應用

財會探析

作者:馮媛媛

摘 要:伴隨著社會主義經濟體製的不斷完善,市場經濟逐漸的成為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力量。而在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下,會計這一職業也發揮著它無可替代的作用。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陳舊的東西不斷的被拋棄,而過於腐朽的計算方式也逐漸被淘汰。隨著社會的法製而新興出一種全新的將增額做為核算對象的方式。這種增額核算方式在債權人、股東、企業員工以及政府工作中準確的計算出分配情況。增值核算體係誕生以來很快便受到會計界的廣泛認可和重視。它在企業以及不以盈利為目的的事業單位中都有著實質性的突破。本文將以增值會計核算體係的各種特性入手,深談其中原理,其後深入了解其在日常會計事務中的使用。

關鍵詞:增值會計 實用 特性 企業作用

經濟社會的迅速崛起,當下社會人們與時俱進的經濟意識和思想也不斷的覺醒與進步。對於企業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傳統的觀點認為企業就是股東的,股東價值的最大化就是企業價值的體現,然而現在隨著人們認識的不斷進步,繼而出現了一種新的觀點,該觀點認為企業的價值應該還包括關鍵相關利益者的利益,而不僅僅是體現在股東價值的最大化上。這種觀點在財務會計理論中被成為企業論,即企業不僅要考慮自身的利益,同時也要思考自己的每一個動作所危及到的相關人員。增值概念所標榜的就是每個人與企業息息相關的權益以及利益理念。

一、深解增值會計的原理及意義

增值會計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對增值額的計算,通過將企業賬目的核算與企業的管理方式有效的結合起來,其最終的目標不僅僅是提高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而是希求通過增值會計的工作帶動社會積極更快更好的發展。

增值會計的主要內容是編製和分析表格。增值表格的主要內容則包括兩大部分;增值額的形式以及增值額的分配。[2]增值表的編製是以企業論為依據的,左側表示增值額的來源,右側白哦是增值額的分配,增值額的分配包括剛性分配以及彈性分配兩種。

二、增值會計的計算

在《資本論》中通過馬克思的論述,我們知道物化勞動的轉移價值C、勞動創造的新價值用於補償預付資本V以及剩餘價值M三部分組成,而勞動的轉移價值C又包括勞動對象轉移的價值C[1]和勞動資料轉移的價值[2]。通過對商品價值的深入的解釋與剖析,馬克思提出商品的增值就是補償預付資本和剩餘價值的總和。在我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對於不同價值的勞動資料有著不同的處理方法,也就有了兩種不相同的數額:增值毛額以及增值淨額。我們也可以用算術式來直觀的表達商品的價值以及增值兩者的辯證關係:通過以上三個公式我們可以得出:

商品價值(W)=C[,1]+C[,2]+V+M

增值毛額=C[,2]+V+M

增值淨額=V+M通過以上三個公式我們可以得出:

W-C[,1]=C[,2]+V+M……………………………(1)

W-C[,1]-C[,2]=V+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