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會計工作現狀與對策(2 / 2)

3.會計環境對會計職能的影響。(1)經濟結構、經濟體製環境與會計的內容、方法的關係。在當前經濟環境體製下,衍生出了各具差異的會計控製模式:其中計劃經濟體製或者說國家對市場進行了宏觀調控的經濟體製,在會計上體現出了會計計劃統一性和宏觀經濟主導型的會計模式。

(2)社會文化環境影響著會計的職能作用。社會文化環境或稱社會人文環境,是指一個國家人民的傳統思想習慣、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對經濟的傳統態度和看法等等所形成的一種文化氛圍。這種環境的形成經過了漫長的過程,因而存在著曆史慣性。

二、會計環境對會計人員的影響

在日常生活中,會計人員經常出現以下困惑,頂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頂不住。它具體說明了目前的會計環境裏的某種現實,有些審計隊伍以及注冊會計師隊伍根據目前監督管理不嚴格的情況,非法獲取利益。

1.從法律環境來看,對會計人員的有效監督與實際情況中非法獲取商業利益的會計環境相差太大。

2.目前一個腐敗社會道德觀念盛行,對良好會計職業素質的環境有一定影響。

3.現有價格指標體係的不健全,導致了會計核算中的財務成果的失真性。

4.在實際會計管理中,缺乏相應的配套監督體係。

5.不能良好發揮管理企業的相關職能。

6.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綜合素質過差。

三、建立健全會計管理監督體係,實現會計職能的優化管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進行會計環境的淨化,除了一些必要的經濟發展、科學技術外,需要在某些主觀環境裏,采取有效措施。

1.進行會計監督意識的不斷強化,提升其綜合素質,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進一步明確監督職能與會計本身的內在功能的聯係。促進良好的會計環境的產生。

2.為了確保會計環境的順利運行,需要積極優化企業內部的管理係統,建立健全相應的監督約束體製,不斷提升高層管理者的管理素質,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質、職業素質等,采取有效政策、法規的強製性監督,以促進現代企業製度的不斷深化發展。

3.需要加強外部監督力度。代表國家利益的國有資產管理局、銀行、財務、稅務、審計等部門應加大監督力度,真正采取有效措施;而具有“公證人”身份的社會中介機構的會計師、審計師事務所和財務大檢查隊伍,還須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監督麵要拓寬,監督動機要明確。嚴防“拿人錢財,為人消災”的情況。

4.排除不正當的行政幹預,克服浮誇虛報等現象。

5.借鑒國際會計準則有關內容,逐步推行物價變動會計。

四、結語

為了促進我國的會計製度體製的建立健全,就要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不斷完善我國的會計法律法規體係的建立,隻有健全的會計法律體係才能讓我國的經濟體製改革沿著具有社會主義道路向具有特色中國經濟模式轉變,隻有不斷發揮會計職能的作用,才能讓我過在經濟發展中更客觀主動的應對國際經濟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