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甘羅——日月無顏色 這一筆不訴史冊(2 / 2)

甘羅來到張唐家中,問道:“你和武安君白起相比,誰的功勞更大啊?”張唐回答:“白起當年南麵攻打楚國,北麵揚威燕趙兩國,所取得的勝利和為秦國獲得的城邑不計其數,我怎麼敢和他相比呢?”甘羅接著又問道:“當年的範雎和如今的丞相相比,誰又更獨斷專行呢?”張唐回答:“範雌不如呂丞相。”甘羅這才解說局勢道:“當年應侯範雎想攻打趙國,武安君白起不同意。結果離開鹹陽城七裏就被範雎派人殺死了。如今呂丞相請你去做燕國為相,你又不同意。你還不知道要死在哪裏呢!去趙國並不一定就會喪命,但是違背丞相,你卻是死定了。“

張唐聽了嚇出一身冷汗,立刻回答道:“我聽你的話,立即整裝出行。”

張唐出發後,甘羅又對呂不韋說:“張唐如果在趙國遇到麻煩的話,也不能為丞相完成出使燕國的任務。我想先去趙國為張唐作些鋪墊。”呂不韋便為他去向當時還是秦王的始皇帝進言:“從前的名相甘茂之後甘羅,雖然年少,卻是名門之後,諸侯對他的名字都有所耳聞。這次張唐本不願出使,經他勸說後便同意了。現在他還想替張唐去趟趙國,請您準許。”

始皇帝聽說之後,召見了甘羅,覺得這個人雖然年紀不大比自己還要小幾歲,但是靠譜。便讓他以秦國使者的身份前往趙國。甘羅剛到趙國,本來趙王看他是個孩子,很是輕視與不滿,甘羅用自己的智慧的膽識獲得了趙王的認可與欽佩。他憑借三寸不爛之舌直接空手套白狼的帶回來了五座城池。秦國得到了趙國的五城後,便與燕國斷絕了來住,遣返了燕太子。趙國隨後向燕國發動了戰事並大獲全勝,得到了上穀一帶的三十座城池,趙王為了向秦國表示感謝,又將其中的十分之一即三座城池白白地送給秦國。出使一次趙國,賺回八座城池,為秦國剩下了數以萬計的兵力。

此事之後,始皇帝對甘羅非常賞識,拜甘羅為上卿(雖無丞相之權,卻有丞相的一級的傣祿待遇),並將當年己經收繳的甘茂的宅院田地全部賞還給甘羅。

關於甘羅的卒年不詳,由於甘羅在青史上的筆墨始於十二歲,終於十二歲。開始的太早太絢爛,然後就沒了下文,人們想看的傳奇一生亦或是江郎才盡沒有看到。結局成了迷。有人甚至為滿足自己的期望編出來這樣的結局,因為觸怒了始皇,踩王妃的腳,結果被殺。這個結局十有八九是假的,那麼甘羅究竟去哪兒了呢?他那麼年輕,為什麼始皇帝統一六國時完全沒有一點關於甘羅的記載。

一說,公元前237年,呂不韋死後,秦王為驅逐呂不韋的客卿下了一道逐客令,所有非秦國國籍的人一律離開秦國。而甘羅此後則不聞於秦。

一說,公元前234年,韓非在秦被“李斯、姚賈害之”,嗣後甘羅隱退。

甘氏譜牒則記載,甘羅離開秦國隱居於下蔡。

這些說法那種是最接近真實的不得而知,不過,甘羅應該是隱居了吧。或是因為政治失意,或是因為理想與現實不符。少年成名的他沒有榮寵一生,也沒有死。他還好好的活著,不過史書認為離開了官場的他就不值得寫了,後來隱居的甘羅想明白了許多事,他已經不再是那個對著趙王說:“你到我麵前來!”的甘羅,然而他才是甘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