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次到位,結果不移位——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1 / 3)

九、一次到位,結果不移位——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凡事做到位,結果才完美。隻有將工作做到位,才能創造出最好的結果。將工作做到位是落實責任的基本要求,對結果負責,是責任感的體現。作為企業的一分子,每個員工都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把工作做到位。

“做事”是完成任務,“做成事”才給了結果

做事並不難,人人都在做,天天都在做,難的是把事一次做到位。做事和做成事是兩回事,做事隻是基礎,隻有將事做成,工作才算真正有了結果。如果隻是敷衍了事,就等於在浪費時間,做了跟沒做一樣。這就是很多人忙而無果的重要原因。隻做事而不是做成事,會培養出一支渙散、沒有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團隊。

有的人經常說:“我努力了,所以我問心無愧。”而老板會說:“我看到你努力了,請給我結果。”許多人認為結果不是最重要的,這是一種非常荒謬的觀點,懷著這種心態去做事,往往是結果移位,甚至無果而終。這種人所看重的“內心的體驗”也隻不過是失敗帶來的遺憾和傷感。這種遺憾和傷感或許是詩人們創作的源泉,但對於職場人士來說,沒有任何幫助。

有一位企業家講述了自己經曆過的“一個字值83萬元”的故事。

1988年,改革開放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這位企業家應聘到某沿海城市的一家報社做廣告業務。

當時報社最缺乏的是廣告業務,而他準備上班不久就給單位一份很大的“見麵禮”。

他得知他的一位朋友要到這個城市的開發區投資,並計劃在當地媒體投放價值總計83萬元的廣告。憑著自己所在報社是當地知名媒體的優勢,再加上私人關係,他最終拉到了這筆業務。

要知道,這在當時來說可是一筆很大的業務,因為業績如此突出,報社準備提拔他為副社長。

開發區舉行奠基儀式的那天,他帶上社裏最優秀的記者,讓廣告部員工全體出動,準備用大幅版麵進行宣傳。奠基儀式結束後,有位業務上的朋友邀請他去唱卡拉OK放鬆一下。盛情難卻,於是他向記者和相關廣告人員交代好工作就去了,一直玩到淩晨一點多才回家。

但是第二天早上,他當副社長的夢就破滅了。因為這天他們出版的報紙犯了一個最不應該出現的低級錯誤。每一份報紙的頭版頭條都印著醒目的大標題:“某某開發區昨日奠墓。”他們竟然把“奠基”印成了“奠墓”!當地企業都特別重視“彩頭”,看重吉利,而把“基”寫成“墓”,無疑是犯了客戶的大忌,何況這還是開發區項目正式啟動的第一天。

結果可想而知,朋友一怒之下取消了83萬元的廣告訂單。不僅如此,報社的聲譽也受了很大影響,一些準備在這家報紙上投放廣告的客戶,紛紛取消了自己的投放計劃。

做成事,才叫做了,否則,就像這則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樣,就因為一時疏忽,沒有把最後的工作做好,結果前麵做的都成了無用功。

職場中,最受歡迎的人毫無疑問是那些執行到位的人。行百裏者半九十,執行的關鍵往往在最後的10%。最後的10%執行不到位,前麵的90%就是白幹,甚至比不幹更糟糕。

結果力訓練

“做事”和“做成事”是有很大區別的。如果隻是簡單地做事,不用心,不細致,不看結果,敷衍了事,就是在浪費時間,做了跟沒做一樣。工作中,我們怎樣才能保證做成事情,或者一次到位呢?

1.做到10分

企業家劉永行說:“如果我們每個人不是把事情隻做到9分,而是做足10分,如果整個企業所有人都這樣,我相信我們的員工就能拿到10倍於現在的工資。如果我們每個人的工作再改進一點,做足11分,盡到12分的責任,我們就能夠趕上歐美。企業發展了,個人才會隨之發展。”做到10分,才是完美的執行,老板才對你的工作滿意。

2.問題解決了才是做了

做了並不意味著解決了問題。隻有做好了,把問題解決了,才稱得上是合格地完成了本職工作。沃爾瑪公司的創始人沃爾頓年輕時認真負責刷牆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麵牆改變了沃爾頓的命運,更確切地說,是他這種“做好了,才叫做了”的認真精神改變了他的命運。

做事一次到位的標準:按時、保質、保量

按時、保質、保量做事是落實責任的最起碼要求,如果員工不能堅持這個標準,就會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去做事,盡可能把事情一次做到位。如果,放鬆標準自認為做到一般就可以了,那落實起來也會打折扣,與企業和個人發展無益。

永遠不要退而求其次。隻有堅持按時、保質、保量的標準,才能在任何情況下立於不敗之地。具體到一個員工來說,在工作中就要有一次到位的意識並按一次到位標準來執行,給企業帶來完美的結果。

全球現在每天起落的波音737係列飛機共有3000多架,其中有1400多架裝載著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簡稱中國一航)西飛集團公司“薛瑩班”製造的飛機垂直尾翼前緣組件。“薛瑩班”班長薛瑩對此感到無比驕傲。

2004年,波音公司在西飛舉行儀式,授予“薛瑩班”每位成員《用戶滿意員工》證書。同時,由“薛瑩班”製造的垂尾前緣被波音確定為免檢產品。

前緣是飛機垂直尾翼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外層是厚度僅為0.05毫米的純鋁層,被用來提高飛機的防腐性能。波音737-700對前緣的製作要求特別高,一方麵要求前緣的純鋁層不能有一絲劃痕,也不允許打磨,不然就作為廢品處理;另一方麵要求在前緣組件上人工鑽的300多個孔與前梁(垂直尾翼另一組成部分)上的孔必須同心,並且需要具有國際水平的精確度。

國內沒有任何經驗可循,薛瑩和她的夥伴們必須得自己一點一滴地摸索,一遍又一遍地查閱技術文件,一次又一次地試製前緣組件。薛瑩逐漸找到了一些規律,發現可以通過改變工藝方法、優化加工流程逐漸達到波音737-700的製作要求。終於,結束試製、進入生產的檢驗時刻來臨了。經過檢驗,300多個孔全部同心。波音公司的檢驗人員對薛瑩伸出了大拇指。

薛瑩說過這樣一句話:“波音公司要求的質量,我們一定要達到,隻有這樣,中國的航空工業才能走向世界!”薛瑩和她的同事們不僅以此為西飛拿到了一張通往世界飛機製造工業之路的通行證,她們的執行力也贏得了波音公司的肯定。

一個團隊或成員能按時、保質、保量地去完成組織或上級交代的任務,就是很強執行力的體現。在工作中,隻有按時、保質、保量地做好工作,我們才能創造出最好的結果。

結果力訓練

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是企業對每一個員工最基本的要求。具體來說,員工在工作中應做到:

1.按時

拖延是執行的大敵,無論大事小事,都應該認真對待,不要把昨天能完成的事拖延到明天,不要等老板追問“什麼時候做完”時,才倉促處理未完的工作。

2.保質保量

在執行的過程中,不要隨意降低工作的標準,不要想欺騙上司或者客戶,以最高的要求對待工作。如果你隻想做到60分,那麼在別人心目中50分也達不到。

杜絕疏漏,保證各環節趨於“零缺陷”

責任決定質量,質量決定生存。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大潮中,產品質量關係到企業的存亡和興衰,任何一個工作環節出現疏漏,都可能導致整個企業“沉船”。任何一家想在競爭中取勝的企業都必須想方設法地使自己的產品質量無可挑剔。因此,無論在什麼崗位上,我們都應當對自己的工作結果認真負責,不放過任何錯誤,保證產品趨於零缺陷。

徐群不事張揚,但對於建築事業的熱愛與執著,是發自肺腑、與生俱來的。他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驚人之舉,而是數十年如一日在工作中無私忘我地奉獻著,體現在對每一項工程每一個細節精益求精上。

在徐群的車上,有幾樣物品是常備的:安全帽、卷尺、手電筒。這是為了無論白天還是黑夜,他都能隨時進入工地。

在建設大廈工程期間,為了保證工程質量,確保“零缺陷”,800多天時間裏,徐群沒有節假日,沒有休息天,天天都在工地上。澆地下室混凝土時是在寒冬的一個晚上。那天下午7時徐群才下班回家,晚飯後他怎麼也不放心,隨即披著外套匆匆趕到工地。戴上安全帽,借著手電筒微弱的光,徐群手腳並用爬上了腳手架。第二天清晨,徐群臉也沒洗,又趕到工地查看。施工單位的負責人不止一次地感慨:“徐群,你比我們施工單位都認真。我們認真施工是因為有利益關係,你圖啥呢?”對此,徐群笑而不答,其實他對工作的這份認真已經滲透到骨子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