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回 大婚(2 / 2)

如今,以大秦的強盛之勢,隻要是有幾分眼光的人,都能看得出大秦國,已經成了氣候,有著鯨吞天下之勢,隻待來年風起雲湧之時。

所以,對於大秦國的招募,這些士子們不說趨之若鷺吧,但亦是湧者如雲,大力的充實於整個大秦國內部。

對於如今的大秦國來說,大秦之六部除了兵部之外,其它諸部卻已經在穩步的開始運作起來。

而隨著李顯的指令,大秦國內工商業及手工業的蓬勃發展而起,從而使得整個大秦國內的子民們,都能過上相當富足的生活,特別是自塞外烏恒國的歸順,一些草原諸多部落,他們每年都需要向大秦國輸送上一批優良的戰馬以換取他們的生存空間。

這一批批的戰馬送入了大秦國,從而充實著大秦的軍隊力量,使得秦國的騎兵,正在以一種恐怖的速度在遞增著。

對於大秦國來說,騎卒,正是大秦國致勝於天下的最大武器。這就有如吳,楚之地的他們一樣,他們的製勝法門,就是水師一樣。

這是一種特色,更是一種環境造成的必然。

而隨著蜀國的投降而成為了大秦國最為理想的一個大後方,大糧倉,如此一來,秦國,在沒有了來自於側後方蜀國的憂患之後,此時的大秦國,已經是一頭潛伏於草澤中的蛟龍,每一天過去,大秦國,不論是國力,人力,財力,物力等等,都將成成幾何倍的增長上一翻。隻待有朝一日,這天下真正開始大亂之時,或者等秦國積累上足夠的力量之時,大秦這條蛟龍,就會一越而起,鯨吞於整個天下。

可以說,蜀國的投降,對於秦國來說,其所形成的戰略意義,卻是完全大於秦國所得到的實際利益。

而更是因為蜀國國主劉康的無條件投降,從而讓李顯得到一個無比富足的蜀國後,李顯的國力,就在原有的一個基礎之上,而大大的走上了一個台階。

可以說,正因為劉康的投降,從而是讓大秦一統天下的步子而向著前方是大大的跨出了一大步之遠。

這一大步之遠,足以是節省下來了二到三年時間。

而如今,蜀國原東珠公主劉洛,此刻,又要下嫁於秦武穆王李顯,這其中的意義,對於蜀人來說,從此以後,他們就不是降民,而是相當於外戚的一種存在。

他們的底氣與信心就會顯得更足,而他們向於秦的民心,將會變得更加的忠實而可靠。

~~~~~~~~~~~~~~~~~~

先傳上一章,一會還有一更,唉,這幾天腦子裏都是空地,寫得自己都覺得沒意思,我感覺自己應該是比較適合於寫戰爭計謀之事,而不是內政處理上,嗬嗬,暫時先這樣吧,等以後看著改一下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