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水的分布之法,大家有不知道的,可以上去網上搜個中國地圖看看,在地圖上穎水三條支流,就是在阜陽處集結而彙成一股,經穎上,正陽二地而流入淮河的,我的意思,就是在這阜陽三處水流彙合之地集結大軍,築石堤下暗樁以為防守,區區一條百來米的河麵,有數萬農夫,不出幾天就能搞定,如此一來,自能防得住吳國的水軍。)
且說李顯這邊計議已定,分派了諸多大將之後,自領著大將章邯,引二十萬秦卒以迅雷之勢而攻入吳國淮陽之地。
淮陽之地,雖屬吳國,可是,此時吳國的水軍正在秦之許州鬧得歡騰,誰也不曾想到,在這般情況之下,那李顯竟然會派大軍攻入吳地。
所以,待得李顯的二十萬大軍,以大將章邯為先鋒,而一舉攻入淮陽地界,並在穎水河畔處集結,擔石築壩,伐木設樁,並暗以鐵鏈於水底相連水路十八裏之後,吳國水師才得到了自家後路的情況。
“大都督,如今那秦王李顯乘著我大軍征戰許州之時,卻乘隙而攻入淮陽,如今,已經在那穎水淮陽段上擔石築壩以截我水軍後路,該何去何從,還請大都督明示。”邊上,一員吳將確正在向蕭翦請示著接下來的行動指示。
是繼續在這許州之地四處劫掠呢,還是立刻掉轉船頭,乘著秦軍築堤末穩之時而前後夾擊,一舉衝破關卡,返回吳國去。
要知道,那許州四水的終點處是在淮河,而其源點處,卻隻是在許昌近內,屬於小行河流,連許昌地界都沒有出,吳軍的水師想要撤退,除了跟李顯搶穎水的淮陽水路之外,剩下的一條那就隻有棄船往齊國方向撤了。
可惜,如今整個許州城內,各處重要城鎮內,早已是為蒙恬布置了重兵把守,更是堅壁清野,完全就讓吳軍找不著半粒糧食。
如此一來,若是吳國敢棄船上岸,蒙恬有就把握把這八萬吳國水軍給全部吞下,一個都不讓他跑掉。
甚至於包括齊國的大軍一起,蒙恬都有把握把他也給全部吃下。畢竟,這裏是秦軍的主戰場,而蒙恬之才,亦是當世一人傑也。
所以,不論是吳軍還是齊軍,他們都不敢上岸,他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回吳國報信求援,爭取從吳國裏發兵而出,以攻李顯大軍的後路,這樣,前有這蕭翦領的八萬水軍,後有吳國大軍,前後夾擊以擊退李顯,如此方才能安全逃脫,否則,沒有任何辦法。
“唉。。。。此秦王真鬼才也。”慨然一聲長歎,蕭翦不得不承認於自己的無力,在蕭翦的內心之中,他認為秦國沒有水軍,所以他這一次隻帶著八萬水軍而來,一開始,也確實正如蕭翦所想的那般,在這許州之內橫行無忌,無摭無攔,可是,至秦王來了之後,隻一轉眼間,這結果卻是完全反了過來,反倒變成他吳國的這八萬水師成了累贅。
此等計謀,此等人物,又如何能不讓蕭翦心生佩服。
“退兵吧。”揮揮手,著諸將士下去,蕭翦失神地看著遠方。
秦國,有如此雄主,到底是這天下之幸還是這天下之不幸耶。
~~~~~~~~~~~~~~~~~~~~~~~~~~~~~~~~~~~~~~!
哇哈哈哈。。。。答案出來了鳥,你們猜中了沒?可惜好像沒有人猜中啊。。那就繼續一天兩更六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