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毒士李斯(2 / 2)

在受了晉獻公的重禮之後,虞國自然是大開國門,讓晉國大軍開赴入國去,可是,等晉國大軍一路奔入虞國大門後,晉國大軍卻是突然反殺,在虢國還沒反映救援過來之前,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個虞國給滅了,然後晉國收拾整頓一翻,轉身就領著大軍把個虢國也給滅了,通過這借道一事,而讓晉國輕鬆的收獲兩個小國。

如今秦國所處的形勢卻正好與這晉獻公差不多,秦國之國力,比之晉,魏,韓三個小國裏任何一個國家都要來得強大,可是奈不住這三個小國他們一直都是相依相靠著,隻要其中一國遭難,其它二國必定派兵來救援。

所以,就算秦國再如何強大,一時半會間,秦國想要吃下晉,韓,魏三國,那也是不可能的。

而如今,這個能輕鬆吃下這三個小國的機會就擺在李顯的麵前。

誠如李斯所說,如今魏國是四麵楚歌之時,正是最需要結盟幫助的時候,而李顯的大秦國,是離得魏國最遠,是最不可能威脅到魏國的一個國家,因為在魏與秦之間,還隔著個晉,韓二國。

如此情形之下,若有善辯之士去往魏國言明其中厲害,並提出願出兵協助於魏,相信,魏國是很樂意接受於秦國的結盟的。

而要派兵過去,這其中自然是要經過晉國,或者是韓國的道路。

以魏與晉,韓二國的關係,秦國想要借這二國中的一國而過去,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至時,隻要等到秦之大軍深入到晉國或者是韓國的國中腹地之後,再來個鐵樹開花,在魏,韓,晉三國中其它二國還沒有反映過來之前,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而快速的滅掉其中一國。

如此,在魏國本身在受著蝗災不能派兵救援的情況之下,晉,韓二國當中,隻要滅掉一國,另一國則跟著必滅,如此,晉,韓二國之國土,必可歸於秦之版圖矣。

“汝可願為秦之侍郎,常侍於正德殿前。”看著此刻,那意氣風發的李斯,雖仍然是那般醜慘無力,然李顯亦是不會於計較許多,他不是那聞名於世的唐太宗皇帝,選個官兒還得看你長得怎麼樣。

顯然李顯不會如此,隻要你確實有才,就算你是個死亡,李顯也照樣能重用之。

而諫議侍郎之職,雖然隻能算是個從五品的小官,連一般性的郡長史都不如,然而,這個諫議侍郎之職,卻是給個三品大員,一般人也不會見得願意換。

所謂的諫議侍郎,那就是天家身後的智囊團,是天子的手眼,專門負責為天家出謀劃策的,屬於天家的絕對心腹,如此近臣,隻待熬出個頭來,絕對是個一二品的大員,那是怎麼也跑不掉的。可見得這侍郎之職的重要性。

“臣李斯謝大王厚恩。”邊上,李斯一揖到地,一臉鄭重地謝恩。

~~~~~~~~~~~~~~~~~~~~~~~~~~~~~~~~~~~~~~

哈哈,大夥沒猜到了吧,是假途伐虢計哦。。。。話說兵家三十六計,咱要一個個的把他給全用上來,嘿嘿,求收藏啊收藏!!!!到現在才剛破三位數收藏啊。。。急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