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穆三年秋七月末,因時差不多一個月之久後,李顯,終於是帶著諸多大將回到了鹹陽城。
自李顯走了之後,如今朝堂之上,也就小貓小狗幾個在,都是些上不得台麵的小魚小蝦,都算是這幾年來,李顯從那招賢館裏尋得來的人才,勉強的充入六部之中,任一些從事,主事,曹薄之類的官員,以勉強運行著大秦國統治階層的運轉。
隻是如今六部的事兒,也確實很少很少,大半以上,能在州裏解決的事情,各州被李顯安放的驍騎營人員,都已經就地解決了。
而需要入送進鹹陽的決斷的事情,又不是六部如今這些小魚小蝦米們能夠決斷的,所以,他們真的很閑。
而如今,李顯手上,在人才上,文政官員方麵,雖然還有一些欠缺,可是,在武官方麵,確已經是相當的齊備。
如白起,如王翦,如蒙恬,這新發現的三人,那都是一等一的人物,若得李顯悉心培養一翻,那絕對都是能獨擋一麵的帥將之才。
而在低他們一等上,如梁寬,如蕭謹,如黃泰,葉步,王平等人,以及如王離,蒙武,蘇角,杜回等數位新征招入驍騎營的萬戶侯,雖然他們不論是在武力上,還是在謀略上,比之蒙恬,王翦之流那是要差上一籌,可是,讓他們安守一方,坐鎮一州之地,或者是獨領一軍,那還是沒問題的。
而再次上一些的,如那劉明,方悅,呂亮,餘新,劉明,荀則,郭棟,柳尚等人,林林總總算起來,這些次一等的小將,亦是有幾十位。
而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這些大小將才們,不論是誰,普遍在年齡上都偏小,最大的亦隻有那蒙恬,但他也隻二十七八左右,還不到三十,正是人生精氣神上最頂峰的時刻,若是悉心培養一番的話,並不能說不能成為一員上將。
回到鹹陽城後,李顯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自然是論功行賞。
此一次西征烏恒之戰,論首功者,當然應該算蒙恬,因為,正是蒙恬領著大軍的吸引,引出鐵木成的大軍,而才能夠讓李顯輕而易舉地在背後之地,偷襲下黑林堡,若不然,若是沒有蒙恬領著大軍的吸引的話,李顯此次怕是要慘敗而歸了。
而最主要的一點,當然也是因為蒙恬他生擒了完顏齊。
烏恒國的國師啊那可是,此等功勞,足以當得上首功之說。
所以,沒有二話,李顯拜蒙恬為涼州都督,領左軍將軍銜,屬正經的正四品武官,加賜一等功,賞金銀玉器若幹。。
(掃盲一下:左軍將軍銜,在東,南,西,北四中郎之上,與建威,建武,揚威,揚武,奮威,奮武,振威,振武,廣威,廣武,這十個將軍號同列,再上就是野戰五校尉了,野戰五校尉,相當野戰軍常備總司令,屬於正經的一方大軍頭號人物。左軍將軍銜稍微低點,相當於是個野戰部隊的軍分區軍師長級別,司令不在,他就是頭了,這裏小血本來是想采用大尉中尉,少將少校軍銜製的,但是想想,那玩意兒太虛,估計整出來也不太現實,所以,還是推一至六品的將軍號比較準,有實在不清楚的,可以去作品相關第一個看看,我以前有上傳過一個關於將軍銜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