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變法亦謂之為適者生存(2 / 2)

而州下再設郡,郡下設縣,諸郡、縣皆設郡太守,縣令各一人,其它佐官,例同原來,暫不更改。

這一條昭令,因著數月之前,李顯剛登基稱帝那會就已經著令更改了,早已算是天下皆知了,如今再發昭書,也隻是當做一份申明而已,倒也是沒有引起太大的波折。

而三天後的三月甲申日,李顯傳昭於戶部,著戶部配合諸州刺史,清點秦國人口數量,核實人口基數,所有人員全部需登記造冊而傳付於吏部。以確定少年,壯年者皆有幾何。

這事兒,確多少引起了一些騷亂,因為青壯年的人口數量這關係著一國兵源之根本,一國發展潛力之根本,而李顯初登帝位,對於自己所掌握的國家自然是需要去多多深入的了解一下的,隻是這核查人口中基數這事兒,其中的工作量到底會有多大,這誰也說不清楚。

以現在這時代的環境來說,怕是沒個一二年都別想得出個大概數字來。

所以,在底層官員當中,特別是吏部的官員,對於這事兒的牢騷那是最大的,核查全國人口數量,並為其登記造冊這事兒,以前可是從來就沒有做過的,如今李顯這一出確算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了。

隻是,李顯確並不去管那麼多,昭書傳了出去,不管你用什麼方法,李顯隻要在他規定的時間內能得到他想到得到的結果就行了。

四月甲子日,李顯再傳昭書於天下,定天下三綱人倫五常,廢物除人口,田畝稅之外的所有苛捐雜稅,定稅律由原本的五稅一而改為十五稅一,並定商賈由原來的不用交稅而改成百稅十五。

這一紙昭書一出,整個大秦國一時間亦是為之震動。

不管是士大夫階層,還是工商手工業者階層,亦或者是農民階層,可以說,整個大秦國一時間都開始沸騰了起來。

士大夫階層那是土地的最大擁有者,而農民階層則屬於土地租用者,這一條震令一出,所有士大夫階層和農民階層自然是大加讚賞的,可是,此時的商賈及一些手工業者們,確對於李顯這一條政令,持著絕對的反對意見。

為什麼商家要交稅,而且還是百稅十五,比之農稅那是強了整整三倍還多。

要知道從古至今,這整個天下間,任何一個人都認為商賈與手工業者都乃是賤業,因著是賤業,所以才從來都不用收稅的。

可是,如今李顯這般一來,那算是有建天下之大不諱啊。

商賈之家如何能不抗議。

隻是,做為一個飛升而來有著超越這個時代無數知識的李顯,自然知道商稅與農稅的重要。

若要富國,若要強兵,若要爭天下,一個國家商業是否發達,這至關重要,因為,商業它關係著錢糧,商業是否發達,關係著這一整個國家人民是否安居樂業,生活是否足食安康,所以,商稅的征收,李顯是勢在必行的。

好在,李顯這一次算是歪打正著的,因為緩合了農稅以及人頭稅上的稅收,使得各大士大夫階層者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此次李顯再借此東風而強製推行百稅十五的商稅,自然是得到了大部分士大夫階層實權者的大力支持。

因為這一部分士大夫階層們,他們是實實在在的地主,而並沒有投資於商賈,所以,見著這一份無關他們本身利益的事情,他們自然是樂得去支持一下李顯的。